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狂怒
极端愤怒。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太原周党》:“岂以一朝之忿,而肆其狂怒者哉。”清史稿·郑成功传:“ 成功 方病,闻之,狂怒囓指。” 沙汀 《呼嚎》:“这种沉静和骚动,只隔有一层纸的;它可能爆发成狂喜,但也更可能爆发成为一种无可抵拒的狂怒。”
分類:极端愤怒
《漢語大詞典》:困剧(困劇)
极端困苦。新唐书·韩愈传:“况以三小州残弊困剧之餘而当天下全力,其败可立而待也。”
分類:极端困苦
《漢語大詞典》:偏至
(1).偏颇而趋极端。后汉书·独行传序:“此盖失於周全之道,而取诸偏至之端者也。”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纳用諫官御史,公听并观,而不蔽於偏至之谗。”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又或抗往代之大潮,则文明亦不能无偏至。”
(2).某一方面达到最高成就。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英雄:“体分不同,以多为目,故英雄异名,然皆偏至之材,人臣之任也。”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三:“蹈扬湖海,一发无餘,是 其年 短处,然其长处亦在此。盖偏至之诣,至於絶后空前,亦令人望而却步。”
《漢語大詞典》:焚裂
(1).指焚如和车裂。三国志·吴志·阚泽传:“初,以 吕壹 姦罪发闻,有司穷治,奏以大辟,或以为宜加焚裂,用彰元恶。”参见“ 焚如 ”。
(2).烧灼碎裂。形容极端痛苦。宋书·王微传:“酷痛烦寃,心如焚裂。” 唐 柳宗元 《祭吕衡州温文》:“斯言一出,内若焚裂。”
《國語辭典》:焚如  拼音:fén rú
火焰炽烈。引申为火灾。《易经。离卦。象曰》:「日昃之离,何可久也,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國語辭典》:兽性(獸性)  拼音:shòu xìng
1.野性。如:「动物园的驯养员开始测试小狮子的兽性。」
2.残忍凶暴的性情。如:「他突然兽性大发,犯下滔天大罪!」《南齐书。卷四八。列传。孔稚圭》:「臣以为戎狄兽性,本非人伦,鸱鸣狼踞,不足喜怒,蜂目虿尾,何关美恶。」
《漢語大詞典》:神密
神秘莫测;极端秘密。汉书·周勃传:“且兵事上神密,将军何不从此右去,走 蓝田 ,出 武关 ,抵 雒阳 ,间不过差一二日,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三国志·吴志·周鲂传》:“今之大事,事宜神密,若省 魴 牋,乞加隐祕。”
《國語辭典》:留馀地(留餘地)  拼音:liú yú dì
说话或做事预留回旋的地步,以为将来设想。如:「他愣住了,没想到主任会立刻将他革职,毫不留馀地。」
《国语辞典》:极色(极色)  拼音:jí sè
白黑二色,为明色和暗色的极端,故统称为「极色」。
《漢語大詞典》:穷疾(窮疾)
极端悲痛。常指父丧。《隋书·孝义传·田德懋》:“﹝皇帝﹞知在穷疾,哀毁过礼,倚庐墓所,负土成坟。”
《漢語大詞典》:穷宠(窮寵)
(1).犹极贵。亦借指帝王或帝位。《淮南子·精神训》:“视至尊穷宠,犹行客也。” 高诱 注:“至尊谓帝王也,故曰穷宠也。”文选·扬雄〈剧秦美新〉:“乃奉若天命,穷宠极崇。” 吕向 注:“穷宠极崇,谓至尊之位也。”
(2).极端骄纵。文选·张衡〈东都赋〉:“好殫物以穷宠,忽下判而生忧也。” 薛综 注:“宠,骄也。” 吕向 注:“言尽人财以恣其骄,不悟人叛己而取忧患。”
《国语辞典》:著迷  拼音:zháo mí
极端迷恋。《水浒传》第七回:「自见了林冲娘子,又被他冲散了,心中好生著迷,怏怏不乐。」
分类:极端迷恋
《漢語大詞典》:遗轻(遺輕)
谓抛弃轻贱之物。形容极端厌弃。后汉书·蔡邕传:“ 齐 人归乐, 孔子 斯征, 雍渠 驂乘,逝而遗轻。” 李贤 注:“遗轻,谓若弃轻细之物而去,言恶之甚也。”
《漢語大詞典》:汤炭(湯炭)
滚水与炭火。比喻极端痛苦的处境或非常危险的境地。《魏书·田益宗传》:“臣闻机之所在,圣贤弗之疑;兼弱攻昧,前王莫之捨。皆拯羣生於汤炭,盛武功於方来。”陈书·傅縡传:“此文明著,甚於日月,犹有忘爱躯,冒峻制,蹈汤炭,甘虀粉,必行不顾也。”
《漢語大詞典》:切剥
形容心情极端痛苦。 汉 王逸 《九思·悯上》:“思怫鬱兮肝切剥,忿悁悒兮孰诉告。”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赵忠毅公择言:“予谓 罗公 贤者,以其父之构陷 武穆 ,而又近於其庙,愧恨不敢入,五内切剥久矣。一旦瞻其遗像,大命遂倾。惜哉!”
《漢語大詞典》:狂险(狂險)
极端阴险。旧唐书·宦官传·吐突承璀:“太子通事舍人 李涉 ,性狂险,投匭上书,论 希先 、 承璀 无罪,不宜贬戮。”
分類:极端阴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