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19,分75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杜衍
杜塞
杜德机
杜工部
杜司勋
羊杜
韩杜
杜陵叟
杜邮
杜佑
南杜
杜侯
下杜
杜鹃血
杜衡
《骈字类编》:杜衍
汉书地理志南阳郡县杜衍太又杜周传杜周南阳杜衍人也义纵为南阳 守以周为爪牙
《國語辭典》:杜塞  拼音:dù sè
杜绝。《书经。费誓》「杜乃擭」句下汉。孔安国。传:「擭,捕兽机楹,当杜塞之。」
《漢語大詞典》:杜德机(杜德機)
谓闭塞生机。庄子·应帝王:“ 郑 有神巫,曰 季咸 …… 列子 与之见 壶子 。出而谓 列子 曰:‘嘻!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不以旬数矣。吾见怪焉,见湿灰焉。’ 列子 入,泣涕沾襟,以告 壶子 。 壶子 曰:‘乡吾示之以地文,萌乎不震不正。是殆见吾杜德机也。’” 成玄英 疏:“杜,塞也;机,动也。至德之机,开而不发,示其凝淡,便为湿灰。” 宋 辛弃疾 《瑞鹧鸪》词:“何人可觅安心法?有客来观杜德机。”亦省作“ 杜机 ”。 宋 沈辽 《谕客词》:“不杜机以惊俗,不属骚以况 均 。” 明 唐顺之 《有相士谓余四十六岁且死者诗以自笑》:“色常带墨缘辞肉,形或如灰似杜机。”
分類:闭塞生机
《国语辞典》:杜工部  拼音:dù gōng bù
唐代诗人杜甫。参见「杜甫」条。
分类:诗人杜甫
《漢語大詞典》:杜司勋(杜司勳)
唐 杜牧 。 杜牧 曾官司勋员外郎,故称。 唐 李商隐 《杜司勋》诗:“刻意伤春復伤别,人间唯有 杜司勋 。” 清 林则徐 《次韵奉谢》:“多谢新诗赠珠玉,难禁伤别 杜司勋 。”
《漢語大詞典》:羊杜
晋 羊祜 、 杜预 二人先后镇 襄阳 ,有政绩,后人因并称之。 宋 曾巩 《和张伯常岘山亭晚起元韵》:“更追 羊 杜 经行乐,况有风骚是謫仙。” 宋 苏轼 《襄阳乐》诗之三:“使君朱斾来翻翻,人道使君似 羊 杜 。”
《漢語大詞典》:韩杜(韓杜)
唐 代古文家 韩愈 和诗人 杜甫 的并称。 清 伤时子 《苍鹰击·好逑》:“ 马 班 良史, 渊 云 赋手, 韩 杜 诗文不朽。”
《漢語大詞典》:杜陵叟
(1).指 杜陵 的老农夫。 唐 白居易 《新乐府·杜陵叟》:“ 杜陵 叟, 杜陵 居,岁种薄田一顷餘。”
(2).指唐 杜甫 。 宋 陆游 《感旧》诗之六:“我思 杜陵叟 ,处处有遗踪。”
《漢語大詞典》:杜邮(杜郵)
见“ 杜邮亭 ”。
《漢語大詞典》:杜邮亭(杜郵亭)
古地名。在今 陕西省 咸阳市 东。 战国 属 秦 。 秦昭王 赐 白起 剑,令其自杀于此。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 渭水 北有 杜邮亭 ,去 咸阳 十七里,今名 孝里亭 ,中有 白起祠 。”亦省称“ 杜邮 ”。 清 黄遵宪 《赤穗四十七义士歌》:“明年赐剑如 杜邮 ,四十七士性命同日休。”参见“ 杜邮之戮 ”。
《国语辞典》:杜佑  拼音:dù yòu
人名。(西元735~812)字君卿,唐代学者,京兆万年人。初以父荫补参军,后官司徒,封岐国公。佑性嗜学,该涉古今,撰《通典》二百卷,传于世。
《骈字类编》:南杜
唐书杜正伦传诸杜所居号杜固世传其地有壮气故世衣冠正伦既执政建言凿杜固通水以利人既凿川流如血阅十日止自是南杜稍不振
《骈字类编》:杜侯
汉书宣帝纪本始元年诏曰故丞相安平侯敞等居位守职与大将军光车骑将军安世建议定策以安宗庙功赏未加而薨其益封敞嗣子忠及丞相阳平侯义度辽将军平陵侯明友前将军龙雒侯增太仆建平侯延年太常蒲侯昌谏大夫宜春侯谭当涂侯平杜侯屠耆堂长信少府关内侯胜邑户各有差 庾信哀江南赋排青龙之战舰斗飞燕之船楼张辽临于赤壁王浚下于巴丘乍风惊而射火或箭重而回舟未辨声于黄盖已先沈于杜侯
《骈字类编》:下杜
唐 杜牧 朱坡 下杜乡园古,泉声绕舍啼。
《漢語大詞典》:杜鹃血(杜鵑血)
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甚。 清 黄遵宪 《近世爱国志士歌》:“草莽臣 正之 ,望闕輒哭謁。眼枯泪未枯,中有杜鹃血。”
《漢語大詞典》:杜衡
亦作“ 杜蘅 ”。
(1).即杜若。文学作品中常用以比喻君子、贤人。《楚辞·离骚》:“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南朝 梁 江淹 《去故乡赋》:“ 江 南之杜蘅兮色以陈,愿使黄鵠兮报佳人。” 唐 皮日休 《九讽·见逐》:“彼茨菉之丛秽兮,固不能让乎杜衡。”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杜若﹝释名﹞引 苏颂 曰:“此草一名杜衡,而草部中品自有杜衡条,即尔雅所谓土卤者也。杜若,即广雅所谓楚衡者也。其类自别,古人多相杂引用。故《九歌》云:‘采芳洲兮杜若。’《离骚》云:‘杂杜衡与芳芷。’ 王逸 辈皆不分别,但云香草,故二名相混。” 清 周亮工 《有介弱弟中殇赋此慰之》诗:“努力承先绪,芳洲失杜蘅。”参见“ 杜若 ”。
(2).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的节间短,下端集生多数肉质根。叶一二枚,生于茎端。单花顶生。蒴果肉质,具多数黑褐色种子。生于阴湿有腐植质的林下或草丛中。又名杜葵、马蹄香、土细辛、土卤等。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杜衡﹝释名﹞:“ 苏恭 曰:‘杜衡叶似葵,形似马蹄,故俗名马蹄香。’ 苏颂 曰:‘尔雅杜又名土卤,然杜若亦名杜衡,或疑是杜若,而 郭璞 注云,似葵,当是杜衡也。’”
《漢語大詞典》:杜若
香草名。多年生草本,高一二尺。叶广披针形,味辛香。夏日开白花。果实蓝黑色。《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唐 皮日休 《端忧》诗:“篔簹颯兮雨岸,杜若死兮霜洲。” 清 龚自珍 《此游》诗:“悠扬闻杜若,髣彿邀蛾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