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非晶矽氢太阳电池(非晶矽氢太阳电池)  拼音:fēi jīng xì qīng tài yáng diàn chí
用非晶体材料做的太阳电池。可用任意基板、必须低温成长、不怕杂质、晶片厚度仅一微米,这些正是传统太阳电池所无的优点。
《国语辞典》:工业安全卫生(工业安全卫生)  拼音:gōng yè ān quán wèi shēng
即「职业安全卫生」,现称「劳工安全卫生」,系指在工业场所,为防止建物、设备、材料、化学物品、气体、蒸气、粉尘等缘故引起工业灾害,而采取有效措施,以维护劳工健康。台湾的《劳工安全卫生法》于西元1974年公布实施,但只适用矿业、营造业、制造业、水电煤气业及交通运输等五大行业劳工;2013年,本法修订改称《职业安全卫生法》,并经修法与行政命令逐步扩大适用范围,迄已将大部分受雇勞工纳入适用。
《国语辞典》:镶嵌工艺(镶嵌工艺)  拼音:xiāng qiān gōng yì
一种将金属、陶土、木材等材料表面镶嵌到其他材料上,藉以装饰其画面、图案的技艺。
《国语辞典》:吸声材料(吸声材料)  拼音:xī shēng cái liào
能吸收声音的材料。如矿物棉、毡毯、玻璃纤维等。
《国语辞典》:土托鱼羹(土托鱼羹)  拼音:tǔ tuō yú gēng
一种以炸土托鱼块为主要材料勾芡烹煮而成的食物。如:「这家店所卖的土托鱼羹,都选用上等的鱼肉来烹煮。」也称为「土魠鱼羹」。
《国语辞典》:特种工艺(特种工艺)  拼音:tè zhǒng gōng yì
利用某种珍贵或特殊的材料,经过精心设计及精巧的技艺处理而成的工艺品。如象牙玉石雕刻、景泰蓝等。
《国语辞典》:陶瓷材料  拼音:táo cí cái liào
金属与非金属之化合物的通称,通常多指耐高温的无机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或矽化物之烧结而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国语辞典》:填充玩具  拼音:tián chōng wán jù
以布做成,内部填塞碎布、棉絮、海棉等材料的玩具。如各种动物、布偶造型玩具等。如:「卡通动物造型的填充玩具一直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国语辞典》:灾梨祸枣(灾梨祸枣)  拼音:zāi lí huò zǎo
古人刻书多用枣木、梨木做材料,因此称滥刻没有价值的书籍,徒使梨木、枣木受到灾祸为「灾梨祸枣」。也作「祸枣灾梨」。
《国语辞典》:野外求生  拼音:yě wài qiú shēng
应用自然常识及野外随手可得的材料求得生存。是进行野外活动所应具备的本领。
《国语辞典》:鼻烟盒(鼻烟盒)  拼音:bí yān hé
装鼻烟壶的盒子,通常由黄金、黄铜、玳瑁、木头、玻璃和陶等材料制成。
《国语辞典》:白饰金(白饰金)  拼音:bái shì jīn
一种合金。通常用来装饰或作为齿科材料。有金钯系合金、金镍系合金等。
《国语辞典》:部分法  拼音:bù fèn fǎ
将学习材料分为若干段落,逐段进行学习的方法。
《国语辞典》:塑钢(塑钢)  拼音:sù gāng
玻璃纤维补强塑胶。在塑胶制品中,加入玻璃纤维补强材料,由于具有钢铁材料的韧性,且具耐化学作用与耐热等特性,故被称为「塑钢」。俗称为FRP。重量轻于钢板,又不会生锈,广泛用于游艇外壳、汽车车体、浴缸、洗衣机外壳、水塔等。也称为「玻璃钢」。
《国语辞典》:纸雕(纸雕)  拼音:zhǐ diāo
以纸为材料,利用切割、折叠、捲曲等方法,突破纸的平面性,做出各种立体造形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