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6—961 【介绍】: 五代南唐国君。初名景通,改名瑶,又改名璟,以避后周庙讳,复改名景,字伯玉。李昪子。嗣昪为南唐国王,破闽灭楚。后周南征,璟割江北地称臣,去帝号,称南唐国主。好诗词。在位十九年。庙号元宗,世称南唐中主。与子李煜合有《南唐二主词》。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16—961 初名景通,改名瑶,又改璟,曾避后周讳改景。字伯玉,徐州(今属江苏)人。南唐烈祖李昪之长子。早年在庐山读书,后至江都辅政。李昪受禅后,历封吴王、齐王,任诸道兵马大元帅。升元七年(943)嗣南唐皇帝位。保大末,为后周击败,失淮南之地,被迫去帝号,称国主,奉后周正朔。后卒于南都。庙号元宗,又称中主。两《五代史》、两《南唐书》皆有传,今人夏承焘有《南唐二主年谱》。李璟多才艺,工为诗词。其词仅存4首,但蕴藉含蓄,深沉动人。与李煜齐名,世称南唐二主。后人辑二人词为《南唐二主词》。《全唐诗》存诗2首、断句3联。
唐诗汇评
李璟(916-961),初名景通,字伯玉,徐州(今属江苏)人。南唐先主李昪长子。保大元年(943)嗣位。中兴元年(958)奉表附周,去帝号,称南唐国主。在位十九年卒,庙号元宗。璟多才艺,好文学,善诗词。《全唐诗》存诗二首。
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八
景本名璟。字伯玉。先主昪长子。年十岁官驾部郎中。累进诸卫将军。拜司徒平章事知中外诸军事都统。先主受禅。封吴王。徙封齐王。为诸道兵马大元帅。先主殂。袭位。改元。保大。十三年。周世宗南侵。遣使请奉正朔。不许。中兴元年。周再南侵。表请献江北郡县。避周讳更今名。下令去帝号。奉正朔。显德七年。宋受周禅。遣使如宋贺即位。建隆二年六月殂。年四十六。告哀于宋。请追复帝号。僭谥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庙号元宗。
《国语辞典》:李璟  拼音:lǐ jǐng
人名。(西元916~961)字伯玉,初名景通,徐州人。为南唐烈主李昪长子。李昪卒,李璟继位。后降周,去帝位,改称国主。工诗文,后人将他与其子李煜作品合刻为《南唐二主词》。在位十九年卒。世称南唐中主。
《漢語大詞典》:开先(開先)
(1).开端,起头。 宋 张师正 括异志·后苑亭:“王者之兴,岂无开先之兆也。” 清 叶燮 原诗·内篇上:“称巨擘者无虑数十百人,各自炫奇翻异,而 甫 ( 杜甫 )无一不为之开先。”
(2).僧舍之名。南唐中主 李璟 少好文,于 五老峰 下建舍,有农人献地,以为书堂。及即位,改书堂为僧舍。以农人献地为建立王朝之祥,故名僧舍为“开先”。 宋 黄庭坚 《南康军开先禅师修造记》:“惟表章 李氏 时佛屋一区,以壮大简古留为后观。后人所作僧堂一区,亦高深安隐,视佛屋兄弟也,故不毁,开先之屋,无虑四百楹。”
《国语辞典》:李煜  拼音:lǐ yù
人名。(西元936~978)字重光,初名从嘉,为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建隆二年嗣位,开宝八年降宋,宋太祖封为违命侯。与其父李璟皆工诗词书画,其词善以白描抒情,情感真切,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为神秀。后服宋太宗所赐牵机药而卒。史称为「南唐后主」、「李后主」。
《漢語大詞典》:南唐二主
指 五代 南唐中主 李璟 和 后主 李煜 。均以词著称,有《南唐二主词》行世。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三:“( 卧子 《山花子》)凄丽近 南唐 二主,词意亦哀以思矣。”
《漢語大詞典》:凌波军(凌波軍)
五代 南唐 中主 李璟 曾令各郡民众在端午节举行龙舟竞赛,得胜者赏给银碗,称为打标。后尽收编为水军,号称凌波军。又 南宋 建炎 初,宰相 李纲 在 长江 、 淮水 、 黄河 设立水军,号凌波、楼船军。参阅 宋 龙袞 《江南野录》宋史·兵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