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酷炎
谓权势盛烈烜赫。 康有为 《〈日本杂事诗〉序》:“如游 扶桑 之都,迈武门之酷炎,美维新之昌图。”
分類:权势
《漢語大詞典》:权焰(權焰)
犹权势,气焰。明史·宦官传一·汪直:“ 直 每出,随从甚众,公卿皆避道。兵部尚书 项忠 不避,迫辱之,权焰出东厰上。”
分類:权势气焰
《漢語大詞典》:贪重(貪重)
谓贪恋权势。韩非子·和氏:“当今之世,大臣贪重,细民安乱,甚於 秦 楚 之俗。”
分類:贪恋权势
《漢語大詞典》:专势(專勢)
专擅权势。汉书·梅福传:“是时 成帝 委任大将军 王凤 , 凤 专势擅朝,而京兆尹 王章 素忠直,讥刺 凤 ,为 凤 所诛。”晋书·庾敳传:“ 象 ( 郭象 )后为太傅主簿,任事专势。”
《漢語大詞典》:贵貂(貴貂)
有权势的太监。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畿辅·房山县石经:“今輦下彫弊,不似往年,宫掖贵貂,亦未闻有大檀施,若一启则不可復钥,必至散軼而后已。”参见“ 贵璫 ”。
分類:权势太监
《漢語大詞典》:贵珰(貴璫)
指亲近用事的太监。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元夕:“ 西湖 诸寺,惟 三竺 张灯最盛。往往有宫禁所赐、贵璫所遗者,都人好奇,亦往观焉。” 明 王士性 《广志绎·两都》:“然每一兴造,诸匠役食指动庇千万头,故能为此者,亦刑餘之贤者也,不则,近日贵璫如 保 、如 诚 、如 用 ,仍转之内帑焉已。” 清 杨恩寿 《坦园日记》卷一:“或忤贵璫而不避,或议大礼而驰声。”
《國語辭典》:霸占  拼音:bà zhàn
强行占有。《儒林外史》第一三回:「萧山县正堂吴,为地棍奸拐事。案据兰若庵僧慧远,具控伊徒尼僧心远,被地棍权勿用奸拐霸占在家一案。」也作「霸据」、「霸佔」。
《漢語大詞典》:当势(當勢)
掌握权势。北齐书·幼主纪:“特爱非时之物,取求火急,皆须朝徵夕办,当势者因之,贷一而责十焉。”
分類:掌握权势
《漢語大詞典》:趣势(趣勢)
亦作“ 趣埶 ”。
(1).顺应形势。后汉书·窦融传论:“ 竇融 始以豪侠为名,拔起风尘之中,以投天隙。遂蝉蜕王侯之尊,终膺卿相之位,此则徼功趣埶之士也。”
(2).趋附权势。后汉书·蔡邕传:“侍中祭酒 乐松 、 贾护 多引无行趣埶之徒,并待制 鸿都门 下。”北史·贾思伯传:“ 思伯 与 元兴 同事,大相友昵, 元兴 时为 元叉 所宠,论者讥其趣势云。”
《漢語大詞典》:恐谀(恐諛)
慑于权势而巴结奉承。 汉 晁错 《对贤良文学策》:“及其末涂之衰也,任不肖而信谗贼……矜奋自贤,羣臣恐諛。”
《漢語大詞典》:赂权(賂權)
以贿赂巴结权势。 唐 孙樵 《乞巧对》:“彼巧在官,窃誉假善,齚舌钳口,媚灶赂权,忍耻受侮,愧畏如鼠。”
《國語辭典》:喧赫  拼音:xuān hè
形容声势、权威盛大。如:「那富豪家族的财势喧赫当世。」
《漢語大詞典》:贪势(貪勢)
贪恋权势。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怀禄贪势,不能自退。” 林纾 《析廉》:“贪财为贪,贪权贪势尤贪,权势所极,货由之入。”
分類:贪恋权势
《国语辞典》:猢狲散(猢狲散)  拼音:hú sūn sàn
比喻有权势的人一旦失势,则其依附者随即散去。参见「树倒猢狲散」条。如:「不等他公开宣布下台,昔日的跟随者早已猢狲散。」
《国语辞典》:攀高枝  拼音:pān gāo zhī
攀附有权势、财富地位的人。
《漢語大詞典》:豪焰
指权势者的威风气派。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诗案》:“要官做的,依违豪焰,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