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野心 拼音:yě xīn
1.山野中野兽之心。比喻凶暴、放纵难以驯服的心性。《左传。宣公四年》:「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西游记》第四三回:「这妖精已是降了,却只是野心不定,等我教他一步一拜,只拜到落伽山,方才收法。」后多指对名利、权势的非分用心。《淮南子。主术》:「故有野心者,不可借便势;有愚质者,不可与利器。」《孽海花》第二八回:「你想他们各具天才,各怀野心,几亩祖传下来的薄田,那个放在眼里?」
2.乐好乡野,幽閒隐逸的想法。《宋书。卷七五。列传。王僧达》:「闇性寡任,野心素积。」唐。白居易 〈诏授同州刺史病不赴任因咏所怀〉诗:「野心惟怕闹,家口莫愁饥。」
2.乐好乡野,幽閒隐逸的想法。《宋书。卷七五。列传。王僧达》:「闇性寡任,野心素积。」唐。白居易 〈诏授同州刺史病不赴任因咏所怀〉诗:「野心惟怕闹,家口莫愁饥。」
《漢語大詞典》:伯道
晋 邓攸 的字。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 士元 名位屈, 伯道 子孙无。”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向忧 伯道 之忧,今且五其男、二其女,孕而未诞,诞而未孕者,尚不一其人。”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顾亭林》:“得一子,已成童而夭,竟同 伯道 。”参见“ 伯道无儿 ”。
霸道。伯,通“ 霸 ”。指国君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的政策。《汉书·五行志下之上》:“ 齐桓 行伯道,会诸侯,事 周 室。” 颜师古 注:“伯读曰霸。”《汉书·梅福传》:“ 高祖 弃 陈平 之过而获其谋, 晋文 召天王, 齐桓 用其讎,有益於时,不顾逆顺,此所谓伯道者也。” 宋 王禹偁 《一品孙郑昱》诗:“我爱三代时,法度有深根……四民有定分,宦路无驰奔。自从杂伯道,倾夺日喧喧。”
霸道。伯,通“ 霸 ”。指国君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的政策。《汉书·五行志下之上》:“ 齐桓 行伯道,会诸侯,事 周 室。” 颜师古 注:“伯读曰霸。”《汉书·梅福传》:“ 高祖 弃 陈平 之过而获其谋, 晋文 召天王, 齐桓 用其讎,有益於时,不顾逆顺,此所谓伯道者也。” 宋 王禹偁 《一品孙郑昱》诗:“我爱三代时,法度有深根……四民有定分,宦路无驰奔。自从杂伯道,倾夺日喧喧。”
《漢語大詞典》:豪贵(豪貴)
(1).指地位极其贵显的人。 南朝 陈 徐陵 《长干寺众食碑》:“须提请饭,致遗豪贵。” 唐 杜甫 《锦树行》:“ 五陵 豪贵反颠倒,乡里小儿狐白裘。”《资治通鉴·唐宜宗大中十年》:“ 澳 为人公直,既视事,豪贵敛手。”《三国演义》第一回:“有犯禁者,不避豪贵,皆责之。” 鲁迅 《书信集·致黎烈文》:“后当更加婉约其辞,惟文章势必至流于荏弱,而干犯豪贵,虑亦仍所不免。”
(2).谓地位、权势极其显贵。《百喻经·灌甘蔗喻》:“恃己豪贵,专形挟势,迫胁下民,陵夺财物,以用作福。” 宋 欧阳修 《尚书都官员外郎欧阳公墓志铭》:“ 陈尧咨 以豪贵自骄,官属莫敢仰视。”《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人人説道好女婿:有财、有宝、又豪贵。” 清 金志章 《钤山行》:“此邦何人昔最著,豪贵屈指推 严 家。”
(2).谓地位、权势极其显贵。《百喻经·灌甘蔗喻》:“恃己豪贵,专形挟势,迫胁下民,陵夺财物,以用作福。” 宋 欧阳修 《尚书都官员外郎欧阳公墓志铭》:“ 陈尧咨 以豪贵自骄,官属莫敢仰视。”《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人人説道好女婿:有财、有宝、又豪贵。” 清 金志章 《钤山行》:“此邦何人昔最著,豪贵屈指推 严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