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青衫泪(青衫泪)  拼音:qīng shān lèi
杂剧名。元马致远作,内容为白居易与长安名妓裴兴奴的恋爱故事,纯出虚构。此剧由〈琵琶行〉增饰而成,取其中「江州司马青衫湿」句,作为剧名。
《國語辭典》:王留  拼音:wáng liú
戏曲杂剧中对农村青年假设的名字。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沙三、王留、伴哥儿,都来也波!」元。朱凯《黄鹤楼》第二折:「王留,闲来无事,倒骑牛。」
《漢語大詞典》:前声(前聲)
古典戏曲用语。 元 明 杂剧的每支曲子须标明其所属的宫或调,同一折中宫调相同的各曲,只在第一支曲前标明调名,其后各曲,则标“前声”或“前调”。
《國語辭典》:尾声(尾聲)  拼音:wěi shēng
1.套曲最终一曲的牌名。
2.比喻事情的最后部分、结束部分、结尾。如:「欢乐的假期将近尾声了。」
《国语辞典》:再生缘(再生缘)  拼音:zài shēng yuán
1.杂剧名。明人撰,题蘅芜室主人编。演汉武帝与宠妃李夫人故事。李夫人病殁,武帝以玉钩殉葬;因思念遂使李少君作法,与鬼魂相见,告知十五年后转世为河间女子;后果得河间陈女,双手拳曲不开,武帝亲张之,中有殉葬玉钩,知是李夫人后身,于是再续前缘。
2.弹词名。清代陈端生撰,二十卷。自十八卷始由梁德绳续成,今本为清代侯芝所改编。演孟士元女丽君,因许配元帅皇甫敬之子少华,遭国舅刘奎璧因妒愤而陷害皇甫全家。而丽君女扮男装,中状元,升任右相,入赘为左相梁鉴之婿;少华改名少甫,中武状元,因功封王,娶奎璧妹为妻。时丽君乔装被夫、父察识破,然始终不相认;皇帝亦探明此事,欲纳为妃,遭拒,怒将问斩,赖太后维护,方与少华团圆。
3.隔世再聚的缘分。如:「再生缘是传统的浪漫遐想,很难加以验證。」《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今生缘已断,愿结再生缘!」
《國語辭典》:打散  拼音:dǎ sǎn
每场杂剧演完后,附加一段表演作为结束,称为「打散」。后泛指曲艺杂技。《水浒传》第五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有戏舞,或有吹弹,或有歌唱,赚得那人山人海价看。」
《漢語大詞典》:引马(引馬)
(1).古代高官大吏出行时前导的骑从。 宋 王禹偁 《寄献仆射相公》诗:“引马但传三刻漏,喘牛休问四时春。” 宋 陈叔方 颍川语小卷上:“‘朱衣引马黄金带’,盖咏宰相之贵也。”
(2). 宋 代杂剧动作名。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合曲舞旋讫,诸班直常入,祇候子弟所呈马骑,先一人空手出马,谓之‘引马’。”
《國語辭典》:六月雪  拼音:liù yuè xuě
1.连降六个月的积雪。宋。范成大 光相寺诗:「苔痕新晞六月雪,木势旧偃千年风。」
2.戏曲剧目。元代故事戏。叙述窦娥受冤难洗,临刑时誓愿若冤情属实,则六月热天也将下三尺瑞雪。原为元代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所改编,是程派著名的戏。明代叶宪祖又改编为杂剧。内容描述窦娥夫蔡昌宗颈项挂金锁,乳名锁儿事,故称为《金锁记》。或称为《窦娥冤》、《斩窦娥》、《羊肚汤》。
《漢語大詞典》:背云
戏曲中的旁白。犹背躬。多见于 元 杂剧。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一折:“[卜儿背云]我不依他,他又勒杀我。”
《国语辞典》:张千(张千)  拼音:zhāng qiān
杂剧里常用来当作公差的名字。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张千说与那六房吏典,但有合刷照文卷,都将来,待老夫灯下看几宗波。」
《國語辭典》:北曲  拼音:běi qǔ
最早的戏曲声腔之一。盛行于元代,分为杂剧和散曲两类。曲调来源有从唐宋歌舞大曲,宋、金以来说唱诸宫调演变而来,也有大量吸收蒙古胡乐而成。采七声音阶,音乐风格高亢激越,刚劲豪放,不同于委婉柔和的南曲。用韵以中原音韵为主,无入声,平声分阴阳,不同于南曲有入声。现存元杂剧多用北曲组成。也称为「元曲」、「元杂剧」。
《國語辭典》:正末  拼音:zhèng mò
元杂剧的角色之一。扮演剧中主要男性人物。全剧只有一位正末,每折皆须出场,但四折中可扮演不同人物。也称为「末泥」。
《國語辭典》:六儿(六兒)  拼音:liù ér
杂剧中家僮的通称。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三折:「张千云:『六儿,相公呼唤你哩!』」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一折:「六儿云:『莫说我家官人,连六儿也惶恐惶恐。』」
《漢語大詞典》:全宾(全賓)
明 代刊行杂剧时,每多删节宾白,若不加删节,则特别标明为“全宾”。 郑振铎 《跋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更重要的是,借此,我们可以见到 元 人刊 元 剧的本来面目。借此,我们也可以知道, 明 初 周宪王 刊行他的‘乐府’时,为什么每种都要注出是‘全宾’。”
《漢語大詞典》:闪下(閃下)
(1). 元 杂剧术语。谓从前台上急下。 元 关汉卿 《拜月亭》第一折:“夫人云了闪下。” 元 郑廷玉《后庭花》第三折:“ 刘 取花,旦闪下。”
(2).撇下,丢下。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二折:“大哥罪犯遭诛,二哥死生别路,三哥身归地府,乾闪下我这老业身躯。” 元纪君祥《赵氏孤元》第二折:“我精神比往日难同,闪下这小孩童怎见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