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灭族之祸(灭族之祸)  拼音:miè zú zhī huò
本人及其父母妻子等亲属俱遭杀戮的祸害。《三国演义》第二回:「倘机不密,必有灭族之祸,请细详之。」
《国语辞典》:好生恶杀(好生恶杀)  拼音:hào shēng wù shā
爱惜生灵,憎恶杀戮。《旧唐书。卷九六。姚崇传》:「陛下好生恶杀,此事请不烦出敕,乞容臣出牒处分。」
《国语辞典》:好生之德  拼音:hào shēng zhī dé
爱惜生命,不嗜杀戮的美德。《书经。大禹谟》:「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老残游记》第一一回:「上天有好生之德;天既好生,又是世界之主宰,为甚么又要生这些恶人做甚么呢?」
《国语辞典》:滥杀无辜(滥杀无辜)  拼音:làn shā wú gū
无限制杀戮无罪的人。如:「秦始皇因焚书坑儒、滥杀无辜,被称为暴君。」《太平御览。卷二七一。兵部。叙兵》:「滥杀无辜之民,以养不义之君,非兵之体也。」
《国语辞典》:兔尽狗烹(兔尽狗烹)  拼音:tù jìn gǒu pēng
比喻事成之后,出过力的人即遭到杀戮或见弃的命运。多指统治者杀戮功臣而言。参见「兔死狗烹」条。
《国语辞典》:万剐千刀(万剐千刀)  拼音:wàn guǎ qiān dāo
形容残酷的杀戮。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三折:「将那厮万剐千刀,切莫要轻轻的素放了。」后多用作骂人的话。如:「那个万剐千刀的绑匪,既诈人钱财,又暗中撕票,罪不可赦。」也作「千刀万剁」、「千刀万剐」。
《国语辞典》:大屠杀(大屠杀)  拼音:dà tú shā
大规模的杀戮、杀害。如:「各国都对这场大屠杀发出谴责的声明。」
《国语辞典》:咽刀子  拼音:yàn dāo zi
大陆地区指挨刀子、遭杀戮。如:「自古忠臣烈士为了报效国家,纵使咽刀子也在所不惜。」
《漢語大詞典》:乾刘(乾劉)
虔刘。劫掠;杀戮。 唐 何光远 鉴诫录·判木夹:“吞噬我 朗寧 ,乾刘我 交趾 。”
分類:劫掠杀戮
《漢語大詞典》:刀光血影
形容血腥的杀戮。 郭沫若 《洪波曲》第五章一:“ 武汉 三镇,自北伐以来,在刀光血影之下已经窒息了整整十年。” 胡旷 《短促而光辉的生命》:“在刀光血影面前,他昂然直视。”
分類:血腥杀戮
《漢語大詞典》:迁戮(遷戮)
谓迁怒而杀戮。左传·成公六年:“吾来救 郑 , 楚 师去我,吾遂至於此,是迁戮也。”孔丛子·抗志:“今君因心之忿,迁戮不辜,以为无伤於义,此非臣之所敢知也。”
分類:迁怒杀戮
《漢語大詞典》:侵杀(侵殺)
迫害杀戮。史记·李斯列传:“今行逆於昆弟,不顾其咎;侵杀忠臣,不思其殃;大为宫室,厚赋天下,不爱其费:三者已行,天下不听。” 余一 《民族主义论》:“夫物竞之例,适者生存,非必虔刘而侵杀之,而彼自蹙于天壤间。”
分類:迫害杀戮
《漢語大詞典》:跑红毛(跑紅毛)
旧指为躲避西方侵略军的杀戮而逃往别处。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七章:“嗨,这灭人的年辰,我记得小时候‘跑红毛’也没有这回的惨。”
《國語辭典》:首足异处(首足異處)  拼音:shǒu zú yì chù
头和脚被分开在不同的地方。指被杀戮分尸。《春秋。越王句践。属诸大夫告》:「首足异处,四枝布裂,为天下戮。」也作「头足异处」、「头足异所」。
《漢語大詞典》:两观之诛(兩觀之誅)
语本 汉 刘向 《上灾异封事》:“自古明圣,未有无诛而治者也,故 舜 有四放之罚,而 孔子 有两观之诛,然后圣化可得而行也。”后遂以“两观之诛”喻指为了国家安定而对乱臣贼子所施行的必要的杀戮。隋书·高祖纪上:“近者内有艰虞,外闻妖寇,以鹰鸇之志,运帷帐之谋,行两观之诛,扫万里之外。” 唐 杨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奸雄独立,初明两观之诛;正教未行,仍赦同狴之罪。”参见“ 两观 ”。
《漢語大詞典》:两观(兩觀)
(1).宫门前两边的望楼。左传·定公二年:“夏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灾。”《汉书·董仲舒传》:“及至 周 室,设两观,乘大路,朱干玉戚,八佾陈於庭,而颂声兴。” 晋 崔豹 古今注·都邑:“闕,观也。古每门树两观於前,所以标表宫门也。其上可居,登之则可远观,故谓之观。” 唐 储光羲 《贻刘高士别》诗:“壮哉丽百常,美矣崇两观。”
(2).特指 春秋 鲁 阙, 孔子 诛 少正卯 之处。《孔子家语·始诛》:“於是朝政七日而诛乱政大夫 少正卯 ,戮之于两观之下。”旧唐书·李义府传:“ 仲尼 为 鲁 司寇七日,诛 少正卯 於两观之下; 义方 任御史旬有六日,不能去姦邪於双闕之前,实以为愧。”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六:“两观餘坡陀,万世示顽獷。”
(3).借指行刑正法之所。 宋 李纲 《上渊圣皇帝实封言事奏状》:“罪实比於四凶,诛宜行於两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