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敏智
聪敏机智。 宋 刘攽 《鸿庆宫三圣殿赋》序:“若夫天命废兴之际,圣王授受之符,非敏智通达,未有能究知其始终者,固难为寡见浅闻者道也。”
分類:聪敏机智
《國語辭典》:机捷(機捷)  拼音:jī jié
机智敏捷。《三国志。卷一三。魏书。钟繇传》:「机捷谈笑,有父风。」
《漢語大詞典》:机急(機急)
(1).机智敏捷。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盖意生於权譎,而事出於机急,与夫谐辞,可相表里者也。”
(2).紧急。南史·齐纪上·武帝:“ 宋 泰始 初,军役大起,受官者万计,兵戎机急,事有未遑。”
(3).指紧急情况。隋书·列女传·谯国夫人:“仍开 譙国夫人 幕府,置长史以下官属,给印章,听发部落六州兵马,若有机急,便宜行事。”
《国语辞典》:海都  拼音:hǎi dū
人名。(?~西元1307)元太宗之孙,机智过人,善于交际、笼络。世祖即位后,自以太宗嫡孙而不得立,遂屡次举兵欲取大汗之位,然均未成功。后与海山会战受伤,不久病死。
《國語辭典》:了语(了語)  拼音:liǎo yǔ
语意明白的联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因共作了语。顾恺之曰:『火烧平原无遗燎。』桓曰:『白布缠棺竖旒旐。』殷曰:『投鱼深渊放飞鸟。』」
分類:机智戏言
《漢語大詞典》:智变(智變)
机智而能应变。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谬误:“虽迁陵之罪大,念立主之功多,遂有北还之命,谓多智变。”
分類:机智应变
《漢語大詞典》:机术(機術)
(1).机巧的技术。后汉书·左雄周举等传论:“ 郎顗 阴阳详密, 张衡 机术特妙。”
(2).机智权变之术。 宋 王谠 唐语林·识鉴:“某公德行文学,器度标準为大臣仪表,望之可敬。然长厚有餘,心无机术。”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六:“僧 德普 ……俶儻有机术。”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此事须侍郎济以机术,勿令惊动官家。”
《漢語大詞典》:机慧(機慧)
亦作“ 机惠 ”。 机智聪明。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腊婆国:“六十年前,王号 尸罗阿迭多 ,机慧高明,才学赡敏。”
分類:机智聪明
《漢語大詞典》:机颖(機穎)
(1).机智聪明。南史·宋纪中·孝武帝:“ 世祖孝武皇帝 ,讳 骏 ……少机颖,神明爽发,读书七行俱下。” 明 李东阳 《儿兆同埋铭》:“儿骨相奇耸,目烱烱射人,机颖惊脱,五岁能作属对语。”
(2).犹讥刺。 明 袁宏道 《觞政·十一之刑书》:“色骄者墨,色媚者劓,伺颐气者宫,语含机颖者械。”
《漢語大詞典》:械机(械機)
谓机智巧谋。 宋 范成大 《读史》诗之一:“百岁亏成费械机,乌鳶螻蚁竟同归。”
分類:机智智巧
《漢語大詞典》:机算(機算)
机智多谋。新唐书·房琯传:“以 琯 资机算,詔总经度 驪山 ,疏巖剔藪,为天子游观。”
分類:机智
《漢語大詞典》:敏睿
聪明机智。南史·梁纪下论:“ 太宗 敏叡过人,神采秀发,多闻博达,富擅词藻。”
分類:聪明机智
《漢語大詞典》:醒黠
清醒机智。 唐 白居易 《家酿新熟每尝辄醉妻侄等劝令少饮因成长句以谕之》:“六十三翁头雪白,假如醒黠欲何为?”
分類:清醒机智
《国语辞典》:找绝(找绝)  拼音:zhǎo jué
乾净俐落,聪明机智。《西游记》第七四回:「行者干事找绝,说话合宜。」
分类:聪明机智
《漢語大詞典》:楼护智(樓護智)
汉书·游侠传·楼护:“ 楼护 字 君卿 ,……为人短小精辩,论议常依名节,听之者皆竦。”后以“楼护智”称人机智善辩。 唐 杜牧 《长安杂题长句》之二:“自笑苦无 楼护 智,可怜铅槧竟何功。”参见“ 楼护脣舌 ”。
分類:机智善辩
《漢語大詞典》:楼护唇舌(樓護脣舌)
汉书·游侠传·楼护:“ 楼护 字 君卿 ,……为人短小精辩,论议常依名节,听之者皆竦。与 谷永 (字 子云 )俱为五侯上客, 长安 号曰:‘ 谷子云 笔札, 楼君卿 脣舌’。”后因以“楼护脣舌”为人有辩才的典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 杜钦 文辨, 楼护 脣舌,頡頏万乘之阶,抵嘘公卿之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