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003,分201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朱晖
朱记
朱蒙
朱盘
朱幩
朱雀航
朱印
朱盖
朱旄
朱日
朱文公
朱学
朱索
朱桃
朱批
《骈字类编》:朱晖(朱晖)
李峤 诗 晚霞飞处散朱晖。
《國語辭典》:朱记(朱記)  拼音:zhū jì
1.红色的印记。古代以胶泥封公文、书简,隋唐后改用红色颜料来钤印封口,称为「朱记」。
2.一种宋代官印。《宋史。卷一五四。舆服志六》:「景德初,别铸两京奉使印。又有朱记,以给京城及外处职司及诸军将校等,其制长一寸七分,广一寸六分。」
《国语辞典》:朱蒙  拼音:zhū méng
人名。生卒年不详。高句丽始祖,于汉元帝建昭二年自立,自言为高辛氏之后,因而姓高,国号句丽。也称为「东明王」。
《漢語大詞典》:朱盘(朱盤)
红漆盘子。 晋 傅玄 《瓜赋》:“披以吴刀,承以朱盘。”
分類:红漆盘子
《漢語大詞典》:朱幩
(1).马嚼环两旁的红色扇汗用具。亦用作装饰。《诗·卫风·硕人》:“四牡有骄,朱幩鑣鑣。” 朱熹 集传:“幩,鑣饰也。鑣者,马衔外铁,人君以朱缠之也。”
(2).引申为华美的车乘。梁书·皇后传·高祖丁贵嫔:“展衣委华,朱幩寝迹。”
(3).谓赤帜、红旗。 宋 苏轼 《云龙山观烧得云字》诗:“崩腾 井陘口 ,万马皆朱幩。” 王文诰 注:“ 信 击 赵 ,未至 井陘口 ,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 赵 军。”
《漢語大詞典》:朱雀航
见“ 朱雀桁 ”。
《漢語大詞典》:朱雀桁
亦称“ 朱雀航 ”。 六朝都城 建康 (今 江苏 南京市 ),南城门 朱雀门 外的浮桥,横跨 秦淮河 上。 三国 吴 时称 南津桥 , 晋 改名 朱雀桁 。桁为连船而成,长九十步,广六丈。因在 台城 南,又称“南航”。 秦淮河 上二十四航,此为最大,又称“大航”。晋书·温峤传:“及 王含 、 钱凤 奄至都下, 嶠 烧 朱雀桁 以挫其锋。” 唐 温庭筠 《江南曲》:“妾住 金陵 步,门前 朱雀航 。”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 长板桥 在院墻外数十步…… 中山 东花园亘其前, 秦 淮 朱雀桁 遶其后。”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二·朱雀桁》
《漢語大詞典》:朱印(硃印)
朱色印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沉江》:“你看衣裳里面浑身硃印。”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説着,解开那包袱,把两封纸包拆开,只见包着两百两同泰号硃印上色叶金。”
分類:朱色印记
《漢語大詞典》:朱盖(朱蓋)
(1).红色车盖。 晋 王鉴 《七夕观织女》诗:“絳旗若吐电,朱盖如振霞。” 明 易思 《题袁州龙兴寺》诗:“百尺古松松下寺,寳幡朱盖昼珊珊。”
(2).指红色的如盖之物。法苑珠林卷二六:“未几于庐上生芝草二茎,经九日,长尺有八寸,緑茎朱盖,日沥汁一升,傍人食之味甘如蜜。”
《漢語大詞典》:朱旄
古代车上的旗饰,用红色旄牛尾制成。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 长卿 所以解犊鼻而拥朱旄, 曲逆 所以下席扉而享茅土。”
《骈字类编》:朱日
梁武帝子夜春歌见素冰下
《漢語大詞典》:朱文公
宋 朱熹 的谥号。宋史·道学传三·朱熹:“后 侂胄 死,詔赐 熹 遗表恩泽,諡曰 文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道学的正派,莫如 朱文公 晦翁 。” 鲁迅 《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 百草园 。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 朱文公 的子孙了。”
分類:谥号
《漢語大詞典》:朱学(朱學)
指 宋 代思想家 朱熹 的学说及其学派。 朱熹 发展了 北宋 二 程 ( 程颢 、 程颐 )的哲学理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主张以天理克服人欲,提倡封建道德伦理。 明 清 两代被尊为儒学正宗。 清 皮锡瑞 经学历史·经学积衰时代:“ 宋 学至 朱子 而集大成,於是 朱 学行数百年。” 范寿康 《朱子及其哲学》第十四章:“ 朱 学与 浙东 学的根本不同地方,即是前者以哲学、义理为中心,后者以经济、政治为中心。”参阅 清 黄宗羲 宋元学案·晦翁学案
《漢語大詞典》:朱索
红绳。旧时端午节用以饰门户,谓可避邪恶。后汉书·礼仪志中:“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 明 夏完淳 《端午赋》:“地腊谁传,方舟不渡,今年之朱索空缠,去岁之赤符已破。”
《漢語大詞典》:朱桃
山樱桃的别名。太平御览卷九六九引《吴氏本草》:“樱桃味甘,主调中,益脾气……一名朱桃,一名麦英也。”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山樱桃
《漢語大詞典》:朱批
1.见“ 硃批諭旨 ”。
2.旧时官府的朱笔批示。《醒世姻缘传》第四七回:“牌上硃批:‘如违限一日,县差与原差各重责二十板革役。’”
3.评校书籍时用朱笔作的批语、校记。 胡适 《重印乾隆壬子本〈红楼梦〉序》:“ 脂砚斋 残本有夹缝硃批云:‘ 贾蔷 、 贾菌 之祖,不言可知矣。’”
《漢語大詞典》:朱批谕旨(硃批諭旨)
清 制,内外奏章或特降之旨,由皇帝用朱笔批示,以示出于亲笔。《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十一》世宗宪皇帝硃批諭旨三百六十卷。亦省作“ 硃批 ”、“ 硃諭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十一·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所载臣工奏摺,凡二百二十三人。多者以一人分数册,少者以数人合一册。所奉硃批,一一恭録。”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箸议第十九》:“ 乾隆 初,有言东南之土肌理横,故宜水;西北之土肌理直,故不宜水。硃批曰:‘所奏情形是。’於是积数年之疑豁然矣。” 崇彝 《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琦公 ( 琦善 )递亲供时,随呈黄摺匣一扣,内皆 宣宗 亲笔硃諭。” 燕谷老人 《续孽海花》第四六回:“不多一会儿,就硃諭下来,叫老爷回籍。” 欧阳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三幕:“一来有许多话写不明白,二来上一个奏折,要起草稿,要誊正,送进宫来,等候朱批;主上有什么要问的地方,再下诏书, 秀成 再上奏折,这样一来,就要半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