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役卒
服役的人。 宋 曾巩 《洪州东门记》:“ 元侯 之於是役,其木取於地之不在民者,其工取於役卒之羡者。”
《漢語大詞典》:久役
长期服役。诗·邶风·雄雉序:“军旅数起,大夫久役,男女怨旷,国人患之。”后汉书·杜诗传:“重復厚赏,加於久役之士。”
《漢語大詞典》:走奔
(1).逃奔。后汉书·天文志中:“是时蛮夷 陈纵 等及 哀牢王 类牢 反,攻 嶲唐城 。 永昌 太守 王寻 走奔 楪榆 。”
(2).奔往,快步前往。 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走奔龙床,扯住衣裳,则就这金鑾殿上,咱两个□一场。”
(3).谓奔走服役。 明 冯梦龙 《邯郸梦·卢生外补》:“做夫的终朝走奔官差限,怎敢逡巡。”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若方技小臣,走奔暬御,岂足责哉!”
《國語辭典》:军牢(軍牢)  拼音:jūn láo
军士。《金瓶梅》第七回:「那日薛嫂正引著西门庆家,顾了几个閒汉,并守备府里讨的一二十名军牢,正进来搬抬妇人床帐嫁妆箱笼。」《儒林外史》第一九回:「超人手执水火棍,跟了一班军牢夜役,吆喝了进去,排班站在二门口。」
《國語辭典》:女宫(女宮)  拼音:nǚ gōng
因犯罪或被牵连而没入宫中为奴的女子。《周礼。天官。寺人》:「寺人掌王之内人及女宫之戒令,相道其出入之事而纠之。」《后汉书。卷七八。宦者列传。郑众》:「阍者守中门之禁,寺人掌女宫之戒。」
《國語辭典》:免刑  拼音:miǎn xíng
免去刑罚。如:「经法院审理后,结果判决他免刑。」汉。桓宽《盐铁论。刺复》:「策诸利富者,买爵贩官,免刑除罪,公用弥多而为者徇私。」
《漢語大詞典》:私身
宋 时称无役而帮佣的百姓为私身,相对于服役官差的官身而言。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二:“ 仁宗皇帝 初升遐,禁中 永昌郡 夫人 翁氏位 有私身 韩蛊 者,自言尝汲水, 仁宗 见龙绕其身,因幸之。”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顾觅人力:“更有六房院府判提点,五房院承直太尉,诸内司殿管判司幕士,六部朝奉顾倩私身轿番安童等人……俱各有行老引领。”《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选了吉日良时,打点信香礼物,官身私身,簇拥着两个夫人,先到 北极佑圣真君 庙中。”
《漢語大詞典》:过更(過更)
古代徭役制度的一种规定,应服役的人出钱入官,由官别雇人代为服役。史记·游侠列传“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 裴駰 集解引 三国 魏 如淳 曰:“更有三品:有卒更,有践更,有过更。”
《漢語大詞典》:正丁
旧称对国家有纳税和服役义务的成年人。晋书·食货志:“男女年十六已上至六十为正丁。”《旧唐书·高季辅传》:“正丁正匠,不供驱使;和雇和市,非无劳费。”
《漢語大詞典》:夫匠
服役的工匠。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乙亥, 金 主猎於近郊,復命诸路夫匠造军器於 燕京 ,尚书右丞 李通 董之。”
分類:服役工匠
《漢語大詞典》:胥役
同来服役。逸周书·度训:“力竟任壮、养老、长幼,有报,民是以胥役也。”
胥吏与差役。《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司市官不敢怠慢,引著一班胥役,一面晓諭,一面巡绰。”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此胥役託词取钱耳。” 章炳麟 《訄书·定律》:“其在胥役,则借一人之力,骫更文法,以罗织人罪,其戕贼下民,百倍於士卒。”
《漢語大詞典》:更卒
古代轮番服役的兵卒。汉书·食货志上:“至 秦 则不然,用 商鞅 之法,改帝王之制……又加月为更卒,已復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於古。” 颜师古 注:“更卒,谓给郡县一月而更者也。正卒,谓给中都官者也。” 唐 元稹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西凉伎》:“乡人不识离别苦,更卒多为沉滞游。” 章炳麟 《大夫五祀三礼辩》:“五级大夫,财加四级,不更一等。不更者,始免为更卒耳。”
《漢語大詞典》:都作院
(1). 宋 代制造军械的地方,隶属工部军器所。宋史·职官志五:“南渡置御前军器所。 建炎 三年,詔军器监併归工部,东西作坊、都作院併入军器所。”
(2). 金 代各州囚犯服役之所。 宋 宇文懋昭 《大金国志·科条》:“拘役之处,逐州有之,曰都作院,所徒之人,或使之磨甲,或使之土工,无所不可。”
《漢語大詞典》:管营(管營)
古代边远地区管理徒流充军罪犯服役的官吏。《水浒传》第九回:“ 沧州 大尹也与 柴进 好,牢城管营、差拨亦与 柴进 交厚,可将这两封书去下,必然看覷教头。”
《國語辭典》:番役  拼音:fān yì
明清时缉查、缉捕罪犯的官役。《红楼梦》第一○五回:「不多一回,只见进来无数番役,各门把守,本宅上下人等一步不能乱走。」也称为「番子」、「番子手」。
《國語辭典》:番子  拼音:fān zi
1.旧日用来称呼外国人。《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番子性野,不知王法,就持了刀杖器械,大打一仗。」
2.明清时稽查缉捕罪犯的差役。《明史。卷九五。刑法志三》:「番子即突入执讯之,无有左證符牒,贿如数,径去。」也称为「番子手」、「番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