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衣巾  拼音:yī jīn
衣服与头巾。南朝梁。沈约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诗:「纷吾隔嚣滓,宁假濯衣巾。」
《國語辭典》:衣衾  拼音:yī qīn
死人入棺时所用的衣服与大被。《孝经。丧亲》:「为之棺椁衣衾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儒林外史》第五回:「拿一搭麻替他披著,那时衣衾棺椁,都是现成的。」
《國語辭典》:五服  拼音:wǔ fú
1.五等丧服。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以亲疏为差等。
2.古代王城外围,每五百里为一区画,共分侯、甸、绥、要、荒五等,称为「五服」。《书经。益稷》:「弼成五服。」
3.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礼服的合称。《书经。皋陶谟》:「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
《國語辭典》:弁冕  拼音:biàn miǎn
1.古代男子所戴的礼帽。《礼记。杂记下》:「孔子曰:『尸弁冕而出,卿、大夫、士皆下之,尸必式,必有前驱。』」唐。元稹和乐天赠吴丹〉诗:「弁冕徒挂身,身外非所宝。」
2.比喻魁首。如:「弁冕群英」《清史稿。卷四○七。列传。罗泽南》:「此大将风规,不第为楚材之弁冕已。」
《國語辭典》:绿帻(綠幘)  拼音:lǜ zé
1.古时仆役的服饰。《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董君绿帻傅韝。」唐。颜师古。注:「绿帻,贱人之服也。」唐。李白古风〉五九首之八:「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
2.宠臣所戴的帽子,或指权贵子弟所穿戴的衣冠服饰。《文选。沈约。三月三日率尔成篇一首》:「游丝映空转,高杨拂地垂,绿帻文照耀,紫燕光陆离。」
《漢語大詞典》:卷领(卷領)
领翻于外。古人认为是较原始的服式。文子·上礼:“ 老子 曰:‘古者被髮而无卷领,以王天下。’” 晋 左思 《魏都赋》:“追亘卷领与结绳,睠留 重华 而比踪。” 南朝 齐 谢朓 《永明乐》诗之二:“鸿名軼卷领,称首迈垂衣。”
《漢語大詞典》:皂领(皂領)
亦作“皁领”。 黑色衣领。古代官员的服式。后汉书·礼仪志中:“立秋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都百官皆衣白,施皁领缘中衣,迎气於白郊。”旧唐书·舆服志:“謁者臺大夫以下,高山冠,并絳纱单衣,白纱内单,皁领、褾、襈、裾,白练裙襦。”辽史·仪卫志二:“亲王远游冠……絳纱单衣,白纱中单、皂领、襈、裾。”
《漢語大詞典》:靴衫
唐 开元 天宝 年间从驾宫人或士人之妇乘马时的胡装服式。旧唐书·舆服志:“ 开元 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著胡帽,靚粧露面,无復障蔽……俄又露髻驰骋,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
《漢語大詞典》:山谷褐
依 宋 黄庭坚 服式仿制的服装。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十一:“ 明清 兄弟儿时,先妣製道服。先人云:‘须异於俗人者乃佳。旧见 黄太史 鲁直 所服絶胜。’时在 临安 ,呼匠者教令染之,久之始就,名之曰‘山谷褐’。数十年来则人人斆之,几遍国中矣。”
《漢語大詞典》:靴服
亦作“鞾服”。 靴子与衣服。泛指衣着服式。 唐 陈鸿 《东城老父传》:“ 长安 中少年,有胡心矣。吾子视首饰鞾服之制,不与向同,得非物妖乎?”
《漢語大詞典》:衣褒带博(衣褒帶博)
宽衣大带。古代儒生的服式。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庆元党:“相与餐麤食淡,衣褒带博。”
《漢語大詞典》:佛光裤
古代服式名。 宋 陶谷 清异录·佛光裤:“ 潞王 从珂 出驰猎,从者皆轻零衫、佛光袴。佛光者,以杂色横合为袴。”
分類:服式
《漢語大詞典》:青袍角带(青袍角帶)
青色袍服,角饰腰带。 明 代未授职进士服式。借指未授职进士。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荐主同咨:“自戊戌一咨,候命輦下者五载,青袍角带,鳞集都城。”
《漢語大詞典》:顺褶(順褶)
明 时内臣的一种服式。制似贴里,下截作马齿相齐而逐次排列之状,有似女裙之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