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无为之治(無爲之治)
指道家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的治理方法。红楼梦第五六回:“既能夺他们之权,生他们之利,岂不能行无为之治?”参见“ 无为而治 ”。
《國語辭典》:无为而治(無為而治)  拼音:wú wéi ér zhì
以德化民,不施加刑罚,而能平治天下。《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唐。张谓〈虞帝庙碑铭。序〉:「于斯之时,君明于上,人化于下,山川鬼神,亦莫不宁,鸟兽鱼鳖,众乎咸若,无为而治,其圣也欤。」
《國語辭典》:无为而治(無為而治)  拼音:wú wéi ér zhì
以德化民,不施加刑罚,而能平治天下。《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唐。张谓〈虞帝庙碑铭。序〉:「于斯之时,君明于上,人化于下,山川鬼神,亦莫不宁,鸟兽鱼鳖,众乎咸若,无为而治,其圣也欤。」
《国语辞典》:奋发有为(奋发有为)  拼音:fèn fā yǒu wéi
奋力进取,有所作为。《官场现形记》第三五回:「能够如此奋发有为,将来甚么事不好做呢?」
《国语辞典》:厉精求治(厉精求治)  拼音:lì jīng qiú zhì
发愤图强,力求有所作为。《新唐书。卷一二六。魏知古等传。赞曰》:「观玄宗开元时,厉精求治,元老魁旧,动所尊惮。」也作「厉精图治」。
《国语辞典》:振作有为(振作有为)  拼音:zhèn zuò yǒu wéi
奋起而有所作为。《官场现形记》第五六回:「此时制台正想振作有为,都说:『他的人是个好的。』」
《國語辭典》:高飞远举(高飛遠舉)  拼音:gāo fēi yuǎn jǔ
比喻前程远大。《野叟曝言》第四八回:「一念之错,终身之悔耳,且瓜田李下,亦君子所不居也,还当以高飞远举为正理,兄明日可决意辞之。」也作「高飞远翔」、「远举高飞」。
《國語辭典》:对酒当歌(對酒當歌)  拼音:duì jiǔ dāng gē
面对著酒应当高歌。语出汉。曹操 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原用以感叹人生苦短,要及时有所作为。后亦指应当及时行乐。宋。郭应祥 减字木兰花。栖鸾高士词:「栖鸾高士,文采风流谁得似。年德虽高,对酒当歌气尚豪。」《镜花缘》第七八回:「游玩一事既已结过,此刻是对酒当歌,我们也该行个酒令,多饮两杯了。」
《國語辭典》:飞蛾赴火(飛蛾赴火)  拼音:fēi é fù huǒ
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梁书。卷四○。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也作「飞蛾扑火」、「飞蛾赴烛」、「飞蛾赴焰」、「飞蛾投火」、「飞蛾投焰」、「灯蛾扑火」。
《國語辭典》:飞蛾投火(飛蛾投火)  拼音:fēi é tóu huǒ
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我已曾著人拿住杨景焦赞两个,正是飞蛾投火,不怕他不死在手里。」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二九出:「下官约董吴二兄同奏权奸,正是累卵击石,犯之必碎,飞蛾投火,触之必焦。」也作「飞蛾赴火」。
《漢語大詞典》:惊肉生髀(驚肉生髀)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绍 遣将道路奉迎,身去 鄴 二百里,与 先主 相见”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九州春秋》:“ 备 住 荆州 数年,尝於 表 刘表 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 表 怪问 备 , 备 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后以“惊肉生髀”惊叹久处安逸,不能有所作为。 宋 刘源 《水调歌头》词:“人人惊肉生髀,郤日欲挥戈。”
《國語辭典》:龙腾虎跃(龍騰虎躍)  拼音:lóng téng hǔ yuè
如龙飞腾,如虎跳跃。形容精神奕奕,行动矫健。如:「在运动场上,他是个龙腾虎跃的风云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