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2,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青珥
风圈
风虹
晕适
破晕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月晕而风
《漢語大詞典》:青珥
指日晕或月晕。一种因光的折射现象而在日、月周围形成的青色光晕。 唐 陈陶 《关山月》诗:“度磧衝云朔风起,边笳欲晚生青珥。”宋史·天文志五:“﹝ 隆兴 二年﹞七月甲申朔,日生赤黄晕不匝,上生重晕,又生背气及青珥。”
《國語辭典》:风圈(風圈)  拼音:fēng quān
日晕或月晕的通称。如:「据天文台的报导,近日内会有风圈。」
分類:日晕月晕
《漢語大詞典》:风虹
即月晕。 明 杨慎《水虹风虹》:“风虹,月晕也。”参见“ 月晕 ”。
分類:月晕
《漢語大詞典》:晕适(暈適)
谓出现日晕或月晕的变异天象。史记·天官书:“夫常星之变希见,而三光之占亟用,日月晕适,风云。”
《漢語大詞典》:破晕(破暈)
(1).使人昏眩。 唐 张建封 《竞渡歌》:“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釵照日如霜刃。”
(2).残破的月晕。 明 刘基 《月蚀》诗:“围灰破晕谩传方,屑玉补凹空着术。”
《漢語大詞典》: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月暈而風,礎潤而雨)
月晕出现,将要刮风;础石湿润,就要下雨。比喻从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 宋 苏洵 《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燥湿为天地自然之气,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以此测於几先者,固古今一致也。”亦作“ 月晕知风,础润知雨 ”。 长舆 《论莱阳民变事》:“月晕知风,础润知雨,窃恐踵 莱阳 而起者,祸变相寻而来未有已也。”
《国语辞典》:月晕而风(月晕而风)  拼音:yuè yùn ér fēng
月晕出现,则知将起风。比喻事情发生前,必有徵兆。宋。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