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课最(課最)
(1).古时朝廷对官吏定期考核,检查政绩,政绩最好的称“课最”。汉书·儿宽传:“输租繦属不絶,课更以最。”资治通鉴·汉武帝元鼎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课上上曰最。”晋书·贺循传:“刺史 嵇喜 举秀才,除 阳羡 令,以宽惠为本,不求课最。” 宋 刘攽 《方仕致仕》诗:“息交便尔宾客絶,省事何説课最为。”
(2).泛指成绩上等。 章炳麟 《刘永图传》:“﹝ 刘永图 ﹞以事归,宿留 上海 中国公学,习理化,卒业课最。”
《國語辭典》:最近  拼音:zuì jìn
1.距离不远,很接近。宋。苏轼 答李琮书:「天常正月中与轼言:『播州首领杨贵迁者,俗谓之杨通判,最近乌蛮,而袅武可用。』」
2.说话前后不久的日子。如:「最近几天不知怎么搞的,总是心神不宁,好像有什么事即将发生!」
《漢語大詞典》:奏最
考绩列为优等,以此向朝廷上报。 唐 苏颋 《赠彭州权别驾》诗:“莫愴分飞岐路别,还当奏最掖垣来。” 明 徐渭 《女状元》第五出:“朕嘉悦其奇,且念伊三载奏最,可封夫人。”
《漢語大詞典》:最能
指最习于水性。能,习。 唐 杜甫 《最能行》:“ 瞿唐 漫天虎鬚怒, 归州 长年行最能。” 仇兆鳌 注:“此备言在水能事……歷 瞿唐 虎鬚而无恙,故以最能见称。”
分類:最能水性
《骈字类编》:治最
唐书狄兼谟传历刑部郎中蕲邓郑三州刺史岁旱饥发粟赈济民人不流徙改苏州以治最擢给事中
《漢語大詞典》:善最
唐 代官吏考功之法,分四善,二十七最,合善最以分等次。善指德操,最指才能称职。见唐六典·吏部。考功郎中。因亦以指优异的政绩。 唐 白居易 《赠刑部尚书荥阳郑公墓志铭序》:“朝廷美之,擢授 登州 司马,寻转长史,累加朝散大夫,入为太子左赞善大夫……连有善最。” 宋 秦观 《人材》:“随羣而入,逐队而趋,既无善最之可説,又无显过之可绳。”
《韵府拾遗 寝韵》:最甚
李白诗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韵府拾遗 尤韵》:最优(最优)
南史齐武陵王晔传与诸王共作短句诗学谢灵运体以呈高帝帝报曰见汝二十字诸儿作中最为优者宋史刘沪传论水洛之战从容退师沪之才略其最优者欤
分类:最优
《分类字锦》:最古
朱子 荅王无功思故园见乡人问诗 华宗盛文史,连墙富池亭。独子园最古,旧林间新坰。
分类:最古园圃
《韵府拾遗 铣韵》:最善
北史李先传帝问先何者最善可以益人神智先曰惟有经书三皇五帝政化之典可以补王者神智
《國語辭典》:最初  拼音:zuì chū
最早的时期、开始的时候。如:「我们最初认识的地方是在淡水河畔。」
分類:最初时候
《韵府拾遗 泰韵》:居最
续文章志石崇资产累巨万金宅室舆马僭拟王者与贵戚羊琇王恺之徒竞相高以侈靡而崇为居最
分类:居最
《漢語大詞典》:最上乘
(1).佛教谓最高明圆满的教法。 唐 柳宗元 《永州龙兴寺修净土院记》:“上人者,修最上乘,解第一义。”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辩:“禪家者流,乘有小大,宗有南北,道有邪正,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
(2).借指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最上品。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二:“ 碧山 《齐天乐》诸闋,哀怨无穷,都归忠厚,是词中最上乘。”
《漢語大詞典》:功最
功居第一。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誉表六条,功最万里。还居近侍,兼饗戎秩。”
分類:居第
《漢語大詞典》:报最(報最)
犹举最。旧时长官考察下属,把政绩最好的列名报告朝廷叫报最。 清 钱谦益 《原任福建福州罗源县知县倪千禩授文林郎制》:“乃于报最之时,遽有亲藩之擢。”参见“ 举最 ”。
《漢語大詞典》:举最(舉最)
定期考查地方官吏,政绩优异者予以升迁,谓之“举最”。汉书·京房传:“﹝ 焦赣 ﹞爱养吏民,化行县中,举最当迁。” 唐 杜甫 《送梓州李使君之任》诗:“不作临岐恨,唯听举最先。” 唐 吕温 《衡州刺史谢上表》:“三载陟明, 虞 书盛典;六条举最, 汉 制宏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