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施暴  拼音:shī bào
使用暴力。如:「有任何纠纷都应该理性处理,绝不可对人施暴。」
分类:暴力
《國語辭典》:打夺(打奪)  拼音:dǎ duó
劫夺。《水浒传》第二二回:「今早宋江出去走了一遭回来,把我女儿杀了。老身结扭到县前。这唐二又把宋江打夺了去。」
分類:暴力抢夺
《漢語大詞典》:赤铁(赤鐵)
(1).烧红的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冢室悍甚,日以鞭箠从事,輒以赤铁烙胸乳。”
(2).指血与铁,比喻暴力。 清 秋瑾 《宝剑歌》:“千金市得寳剑来,公理不恃恃赤铁。”参见“ 赤铁主义 ”。
分類:暴力
《漢語大詞典》:赤铁主义(赤鐵主義)
旧指用暴力进行政治斗争的主张。 清 秋瑾 《宝刀歌》:“赤铁主义当今日,百万头颅等一毛。”
《國語辭典》:抢劫(搶劫)  拼音:qiǎng jié
用暴力手段强行掠夺财物。《三国演义》第十六回:「打听得是刘备之弟张飞,诈妆山贼,抢劫马匹去了。」《老残游记》第七回:「小盗则随时随地无赖之徒及失业的顽民胡乱抢劫,既无人帮助,又无枪火兵器。」
《國語辭典》:极权(極權)  拼音:jí quán
政治上的权力由个人或少数人绝对控制。如:「希特勒是典型的极权统治者。」
《漢語大詞典》:蛮功(蠻功)
谓用暴力强迫的办法。 茅盾 《子夜》十四:“﹝ 屠维岳 ﹞看见 阿祥 闲站在游廊前,就发令道:‘ 阿祥 ,你到草棚里把 张阿新 骗来!骗不动,就用蛮功。’”
《國語辭典》:闯进(闖進)  拼音:chuǎng jìn
没受到允许,而擅自冲进他人屋内。《文明小史》第三七回:「所以此番不能不见,倘若不见,他竟可以一直闯进签押房里来的。」
《國語辭典》:强抢(強搶)  拼音:qiáng qiǎng
强行抢夺。《大清律例。卷十。户律。婚姻。男女婚姻》:「凡女家悔盟另许,男家不告官司强抢者,照强娶律减二等。」
分類:暴力抢夺
《国语辞典》:绥靖主义(绥靖主义)  拼音:suī jìng zhǔ yì
反对暴力与战争,鼓吹国际和平,废除军备,拥护和平解决国际纠纷的主张。
《国语辞典》:舍德主义(舍德主义)  拼音:shè dé zhǔ yì
一种施加痛苦在别人身上,以求取性满足联想的暴力倾向。由英语sadism翻译得名。也译作「沙蒂斯姆」、「舍得主义」。
《国语辞典》:恐怖主义(恐怖主义)  拼音:kǒng bù zhǔ yì
蓄意运用暴力、威胁压迫,作为制造恐怖、恐吓或强迫社会的手段,以达成政治、宗教或意识形态上的目的。
《国语辞典》:婚姻暴力  拼音:hūn yīn bào lì
婚姻暴力为家庭暴力的一种,依《家庭暴力防治法》所述,家庭暴力指家庭成员间实施身体、精神或经济上之骚扰、控制、胁迫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为;而婚姻暴力依该法应指前述不法侵害行为发生在配偶或前配偶、现有或曾有同居关系者。参见「家庭暴力」条。
分类:暴力家庭
《国语辞典》:不合作运动(不合作运动)  拼音:bù hé zuò yùn dòng
以非暴力抵制为手段的抗争行动,尤指印度独立运动中,甘地(Mahatma Gandhi)倡导的反英行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反抗英国的统治,甘地于西元1920~1922年间和1930~1934年间领导了全印度范围的不合作运动,呼吁印度人不纳税、不入公立学校、不到法庭、不进公职、不买英货;甘地自己并曾多次绝食。印度的和平抵制行动几乎瘫痪当地殖民政府的运作,英国国内舆论压力增大,迫使英国政府不得不让印度逐渐发展自治体制。
《国语辞典》:低密度战争(低密度战争)  拼音:dī mì dù zhàn zhēng
一种代表战争强度或暴力层次较低的战争型态。指在军事上遂行战的武器、地区或是参与的国家,其中一项或数项受到限制的战争。如西元一九八二年的福克兰群岛战争。
《国语辞典》:国际恐怖主义(国际恐怖主义)  拼音:guó jì kǒng bù zhǔ yì
以恐怖暴力的手段,进行世界性的反政府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