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诗痕(詩痕)
带有诗意的景象。 元 刘因 《赋孙仲诚席上四杯》诗:“微茫山意诗痕在, 灩澦 江 声饮兴多。”
分類:诗意景象
《漢語大詞典》:阳焰(陽燄)
亦作“ 阳燄 ”。亦作“ 阳焱 ”。
(1).指浮尘为日光所照时呈现的一种远望似水如雾的自然景象。佛经中常用以比喻事物之虚幻不实者。语本《楞伽经》卷二上:“譬如群鹿为渴所逼,见春时燄而作水想,迷乱驰趣不知非水。” 隋 智顗 摩诃止观卷一下:“集既即空,不应如彼渴鹿驰逐阳燄。” 唐 元稹 《遣春》诗之四:“阳焰波春空,平湖漫凝溢。” 唐 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一百韵》:“膏明诱闇蛾,阳焱奔痴鹿。” 许地山 《缀网劳蛛·无法投递之邮件》:“这又是一种渴鹿趋阳焰的事,即令它有千万蹄,每蹄各具千万翅膀,飞跑到旷野尽处,也不能得点滴的水。”
(2).指炽热的阳光。 五代 齐己 《移居西湖作》诗之一:“火云阳焰欲烧空,小槛幽窗想旧峯。”
《漢語大詞典》:巨观(巨觀)
大观,宏伟的景象。 晋 王济 《华林园》诗:“皇居伟则,芳围巨观。” 清 黄景仁 《观潮行》:“伟哉造物此巨观,海水直挟心飞腾。” 茅盾 《无题》:“我那手提皮袋的伏笔到此才开展,洋洋乎成为巨观呢!”
《漢語大詞典》:静色
恬静的景象、环境。 唐 元稹 《赋得雨后花》:“红芳怜静色,深与雨相宜。”
《漢語大詞典》:别观(别觀)
别宫。史记·大宛列传:“离宫别观旁尽种蒲萄、苜蓿极望。”
奇观。特别的景象。 明 李东阳 《内阁五月莲花盛开奉和少傅徐公韵》诗之一:“内园自合先芳意,道眼从来是别观。”
《漢語大詞典》:异象(異象)
亦作“异象”。
(1).景象不同。 南朝 梁 江淹 《待罪江南思北归赋》:“石炤烂兮各色,峰近远兮异象。”
(2).奇异的景象。 许地山 《命命鸟》:“ 敏明 细想刚才的异象,抬头再瞧窗外底 瑞大光 ,觉得那塔还是被彩云绕住,越显得十分美丽。” 瞿秋白 《饿乡纪程》五:“天气很好,清风朗日,映着我不可思议的情感,触目都成异象。”
分類:景象奇异
《漢語大詞典》:虚象
(1).假象;虚幻的景象。 汉 王充 论衡·薄葬:“夫以耳目论,则以虚象为言;虚象效,则以实事为非。是故是非者不徒耳目,必开心意。”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古无步之之术,虽有占譣涂傅之言,取虚象,无準的,无程期, 箕子 推本狂僭, 孔子 直书水旱,目为凶灾宜矣。” 王闿运 《影山草堂铭》:“然而行客想象,归人慨索,指黍稷而求宫室,望松柏而谓君家,情习于有则虚象存,神伤于无则冥造显也。”
(2).指太空。 唐 王昌龄 《东溪玩月》诗:“月从断山口,遥吐柴门端。万木分空霽,流阴中夜攒。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
《漢語大詞典》:佳观(佳觀)
壮美的景象;优美的景致。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 平南王 肃 起高臺於小城,建层楼於隅阿,下际水湄,降眺粟渚,左右列榭,四周参差竞跱,奇为佳观也。” 唐 韩愈 《南溪始泛》诗之三:“羸形可舆致,佳观安可掷。”
《漢語大詞典》:灵象(靈象)
上天所显示的景象。多指日月星辰的运行状态,古人常据以占吉凶。《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君其祗顺大礼,饗兹万国,以肃承天命”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刘廙 等曰:“灵象变於上,羣瑞应於下。” 晋 张载 《秋诗》:“灵象运天机,日月如激电。” 北魏 张渊 《观象赋》:“陟秀峯以遐眺,望灵象於九霄。”
《國語辭典》:阵头(陣頭)  拼音:zhèn tóu
民俗节庆时,参加表演的业馀乐团或游艺团体。如台湾地区庙会时迎神行列中的南管、北管、宋江阵、车鼓弄等。
《漢語大詞典》:四景
四时的景象。代指四时。 前蜀 杜光庭 《遂府相公周天醮词》:“续其祚禄,增其寿年。五星四景之中,永销危厄;天府地司之内,别注休禎。” 明 高明 《琵琶记·一门旌奖》:“拜谢皇恩了,归院宇,一家贺喜。共设华筵会,四景常欢聚。”
分類:四时景象
《漢語大詞典》:秋晦
秋日的昏暗景象。 唐 韦应物 《送元锡杨凌》诗:“荒林翳山郭,积水成秋晦。”
《國語辭典》:近景  拼音:jìn jǐng
拍摄影片时,镜头包括个人自肩部以上的部分,有时也可能包括一些必要的道具或一部分布景。其目的是为了剧情、美学、或组合方面的需要,具有将特定事物予以特殊化的效果。
《漢語大詞典》:创观(創觀)
前所未有的景象。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 马司业 负图 ,少负逸才,风伟志迈,雅谈玄理,率多胜致。尝好祈仙,作 玉华馆 ,极备弘丽,为 江 左创观。”
《漢語大詞典》:妙像
亦作“ 妙象 ”。
(1).微妙的景象。 晋 郭璞 《游仙诗》之八:“明道虽若昧,其中有妙象。”
(2).庄严之像。佛教多用以称佛像。 南朝 梁 沈约 《瑞石像铭》序:“图妙像於檀香,写遗影於 祇树 。” 北周 王褒 《京师突厥寺碑》:“转法轮于稔国,留妙象于 罽宾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林·黄慎轩之逐:“近来縉绅士大夫,亦有捧呪念佛,奉僧膜拜,手持数珠以为律戒,室悬妙像以为皈依,不遵 孔子 家法,而溺意禪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