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防宿
谓夜间守卫。北齐书·循吏传·苏琼:“ 徐州 城中 五级寺 忽被盗铜像一百躯,有司徵检,四邻防宿及纵跡所疑,逮繫数千人, 琼 一时放遣。”
分類:守卫晚上
《國語辭典》:砸明火  拼音:zá míng huǒ
在光天化日或点著火把抢劫。指公然抢劫。如:「在动乱的时代里,杀人、砸明火等事件处处可见。」
《漢語大詞典》:晚炬
夜间的火炬。 唐 张籍 《拜丰陵》:“寒更报点来山殿,晚炬分行照柏城。”
分類:火炬晚上
《國語辭典》:投石问路(投石問路)  拼音:tóu shí wèn lù
行路时或打探情况时,扔石子探测前方情况。比喻在采取某一行动之前,先打探虚实。《施公案》第二九二回:「施公道:『已著施安去看守了。』褚标不胜惊讶道:『大人中了那人投石问路的计了。』」
《國語辭典》:提铃喝号(提鈴喝號)  拼音:tí líng hè hào
提著铃铛,有警即鸣,互相叫著口号,以为戒备。指从事夜间警戒的工作。元。汤式〈集贤宾。莺花寨近来谁战讨套。醋葫芦〉曲:「更做道孙武子教来武艺高,止不过提铃喝号。」《西游记》第四○回:「那洞里有一个魔王,神通广大,常常把我们山神、土地拿了去,烧火顶门,黑夜与他提铃喝号。」也作「喝号提铃」。
分類:警戒晚上
《國語辭典》:衣绣夜行(衣繡夜行)  拼音:yì xiù yè xíng
穿著锦绣华服在夜间行走。语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比喻荣显不为人知,徒自埋没湮灭。《汉书。卷六四上。朱买臣传》:「上谓买臣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今子如何?』」也作「衣锦夜行」、「衣锦夜游」。
《國語辭典》:夜不闭户(夜不閉戶)  拼音:yè bù bì hù
夜间不须关门防窃贼。语本《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后用以比喻社会安宁,盗贼绝迹。《三国演义》第八七回:「两川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封神演义》第一一回:「君臣一心,不肆干戈,不行杀伐,行人让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四方瞻仰,称为西方圣人。」也作「门不夜关」、「门不夜扃」。
《漢語大詞典》:夜大学(夜大學)
在夜间上课的业余大学。相当于全日制大学程度而设备简易,课程设置、学制规定都较灵活。亦省称“ 夜大 ”。《人民日报》1983.12.9:“一些地方上的电大、业大、夜大等和各类短训班、进修班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
《漢語大詞典》:夜天光
夜间除月光和极光外,来自夜空一切光的总称。来源于气辉、黄道光、银河光、恒星光等。
《漢語大詞典》:夜星子
指夜间啼哭的小儿。 清 袁枚 新齐谐·夜星子:“京师小儿夜啼,谓之‘夜星子’。”
《国语辞典》:夜行军(夜行军)  拼音:yè xíng jūn
部队于夜间行军,称为「夜行军」。
《國語辭典》:夜盆儿(夜盆兒)  拼音:yè pén ér
夜晚置于屋内,用来便溺的盆子。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那瓦罐儿少不的井上破,夜盆儿刷杀到头臊。」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休摔碎了,有张𢠳古老的问咱讨个夜盆儿,你留著与他。」也作「溺盆儿」、「尿盆儿」。
分類:晚上
《漢語大詞典》:夜明杖
传说中夜间发光的拐杖。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夜明杖:“隐士 郭休 有一拄杖,色如朱染,叩之则有声,每出处遇夜,则此杖有光,可照十步之内。登危陟险,未尝足失,则杖之力焉。”
《国语辞典》:夜活  拼音:yè huó
俗称夜间操作的手工艺。
《漢語大詞典》:夜明犀
传说中夜间发光的犀角。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 敬宗皇帝 宝歷 元年, 南昌国 (当作 高昌国 )献玳瑁盆浮光裘夜明犀……夜明犀,其状类通天犀,夜则光明,可照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