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要道  拼音:yào dào
1.重要的道路。如:「这个路口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三国演义》第九七回:「不若令一大将,依山傍水,下寨固守;再令良将守把要道,以防街亭之攻。」
2.比喻有权势地位或有权有地位的官员。《警世通言。卷一八。老门生三世报恩》:「倘拼得些银子央要道挽回,不过对调个地方,全然没事。」
3.切要的道理。《孝经。开宗明义章》:「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
《漢語大詞典》:华贯(華貫)
显要的行列。旧唐书·杜审权传:“践歷华贯,餘二十年。” 宋 范仲淹 《遗表》:“肝胆摧落,精魄飞扬,然臣起於诸生,歷此华贯,雨露泽於数世,圭组焕於一门。”
分類:显要行列
《漢語大詞典》:朝路
(1).朝廷的品级、品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寺监长官﹞往往以特恩赐金带,朝路混淆,然犹以旧制不敢坐狨。”
(2).指当朝显要。 宋 岳珂 桯史·宸奎坚忍字:“辛丑岁,将廷策多士贡名者,或请时事于朝路间,闻其语而不敢形于大对。”
《漢語大詞典》:鸿枢(鴻樞)
旧谓中央政权的显要之职。 宋真宗 《天禧三年赐王钦若判杭州十韵》:“一参黄阁推良画,再陟鸿枢显至荣。” 宋 秦观 《代贺中书仆射范相公启》:“昔执鸿枢,既致干戈之戢;今居端揆,何难礼乐之兴。” 宋 陆游 《贺叶枢密启》:“恭审显膺明詔,进贰鸿枢。”
《漢語大詞典》:通班
(1).通于朝班。谓显要的官职。 南朝 陈 徐陵 《让散骑常侍表》:“洪私过误,真以通班。”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僕少小仕,早躡通班。” 宋 陆游 《皇太子受册贺皇后笺》:“臣自去通班,久安故里。” 明 李东阳 《柳通判考满族帐词代广平作》:“名移新檄,步輟通班。”
(2).旧指官署里皂、壮、快三班。《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此时通班衙役两旁站齐,大堂上灯笼火把照耀如同白昼。”
《國語辭典》:贵显(貴顯)  拼音:guì xiǎn
尊贵显赫,有名望的人。如:「达官贵显」。
《漢語大詞典》:要官
显要的职务;重要的官职。 唐 白居易 《哀二良文》序:“大夫,人之望也;员外,国之良也。咸克洁於身,俭於家,勤於邦;又申之以言行文学,智谋政事。故其歷要官,参剧务。”新唐书·赵憬传:“今要官闕多,闲官员多。要官以材行,闲官以恩泽,是选拔少,优容众也。宜补缺员,以育人材。”
《漢語大詞典》:华重(華重)
高贵,显要。南齐书·百官志:“侍中, 汉 世为亲近之职, 魏 晋 选用,稍增华重,而大意不异。”新唐书·宦者传序:“其在殿头供奉,委任华重,持节传命,光焰殷殷动四方。” 宋 洪迈 容斋随笔·三省长官:“中书、尚书令在 西汉 时为少府官属…… 魏 晋 以来,浸以华重, 唐 初遂为三省长官,居真宰相之任,犹列三品。”
分類:高贵显要
《國語辭典》:要近  拼音:yào jìn
显贵而能亲近天子的官位。南朝梁。沈约〈奏弹孔稚圭违制启假事〉:「历俸朝班,频登要近。」
《漢語大詞典》:要途
亦作“ 要涂 ”。 遮道;迎于途中。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白马篇》:“要途问边急,杂虏入 云中 。”
亦作“ 要涂 ”。 显要的地位或官职。 宋 苏辙 《高安》之一:“苟获闲地以偷安,非復要途之敢望。”《宣和遗事》后集:“﹝ 蔡京 ﹞陷害忠良,进用侩佞;引置子孙,尽居要涂。”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崇宁元年:“﹝ 曾布 ﹞力援 元祐 之姦党,分列要涂;阴挤 绍圣 之忠贤,远投散地。”
《國語辭典》:要路津  拼音:yào lù jīn
津,渡口。要路津比喻显重的地位。《文选。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漢語大詞典》:冷热(冷熱)
(1).冷和热。《晋书·王沈传》:“冰炭不言,而冷热之质自明者,以其有实也。”云笈七籤卷七五:“虽明服法,未明冷热。”
(2).喻指地位的清闲显要或势力的盛衰。 唐 白居易 《再授宾客分司》诗:“但问适意无,岂论官冷热?”《剪灯馀话·武平灵怪录》:“昔日炎炎今寂寂,莫将冷热向人夸。” 明 周履靖 《清啸》诗之三十:“酕醄不辨人,醉眼看冷热。” 老舍 《蜕》第三:“可是身份的高低还到底在‘缺’的肥瘦冷热上去分,他当然看不起教育局长。”
《國語辭典》:贵要(貴要)  拼音:guì yào
有权势而显贵的官吏。《宋书。卷八五。王景文传》:「人居贵要,但问心若为耳。」
《國語辭典》:清贵(清貴)  拼音:qīng guì
1.清高可贵。《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亮临薨,上疏称羲之清贵有鉴裁。」
2.高官显要。唐。陈鸿《长恨传》:「叔父昆弟皆位列清贵,爵为通侯。」
《漢語大詞典》:华序(華序)
(1).显要的官阶。 宋 范仲淹 《苏州谢就除礼部员外郎表》:“改中臺之华序,进内阁之清班。” 宋 叶适 《谢除提举凤翔府上清太平宫表》:“逮兹列圣,并焕鸿名;分命诸儒,递升华序。”
(2).美好的时节。 清 黄景仁 《残月》诗:“临兹芳讌空,坐增华序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