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12,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披沥
显白
观照
表显
标志
发表
现示
览示
程露
颜色
天道
昭示
宣德
神理
日见
《國語辭典》:披沥(披瀝)  拼音:pī lì
坦诚相示。唐。上官仪〈为卢岐州请致仕表〉:「披沥丹愚,谅非矫饰。」《喻世明言。卷八。吴保安弃家赎友》:「庶几国家劝善之典,与下臣酬恩之义,一举两得。臣甘就退闲,没齿无怨。谨昧死披沥以闻。」
《漢語大詞典》:显白(顯白)
(1).表明;显示。史记·秦始皇本纪:“圣智仁义,显白道理。” 唐 刘禹锡 《谢门下武相公启》:“詔命始下,周章失图。吞声咋舌,显白无路。”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言公中:“作者如有知,但欲其説显白于天下,而不必明之自我也。” 管桦 《村长》:“我可不是显白这光荣旗,我是叫大家看看我们没误了生产。”
(2).明显。 唐 柳宗元 《辩〈晏子春秋〉》:“又往往言 墨子 闻其道而称之,此甚显白者。” 宋 苏轼 《论给田募役状》:“疑谤消释,恩德显白。”
《國語辭典》:观照(觀照)  拼音:guān zhào
以心灵深刻的观察来品味人生。唐。李华〈衢州龙兴寺故律师体公碑〉:「于人法得无我,于观照得甚深。」
《國語辭典》:表显(表顯)  拼音:biǎo xiǎn
表扬、奖励。《书经。君牙》:「厥有成绩,纪于太常。」汉。孔安国。传:「其有成功,见纪录书于王之太常,以表显之。」《后汉书。卷七○。孔融传》:「更置城吧,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也作「表章」、「表彰」。
《國語辭典》:标志(標誌)  拼音:biāo zhì
1.表明特徵、识别的记号。如:「交通标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汶水注》:「前有石铭一所,汉末奉高令所立,无所叙述,标志而已。」
2.显示。如:「此次的成果展,标志著本厂提升产品研发能力的初步成功。」
《國語辭典》:发表(發表)  拼音:fā biǎo
1.呈奏表章。《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崔毛徐何刑鲍司马传。崔琰》:「后太祖为魏王,训发表称赞功伐,褒述盛德。」
2.宣布表达。如:「对于这次的事件,有关单位尚未发表言论,说明处理方式。」「张老师应邀到海外发表论文。」
《漢語大詞典》:现示(現示)
显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乐仲:“众拜时,恨无现示。及二人拜,方投地,忽见徧海皆莲花,花上瓔珞垂珠。”
分類:显示
《漢語大詞典》:览示(覽示)
犹显示。史记·大宛列传:“是时上方数巡狩海上,乃悉从外国客,大都多人则过之,散财帛以赏赐,厚具以饶给之,以览示 汉 富厚焉。”
分類:显示
《漢語大詞典》:程露
呈现;显示。 唐 李商隐 《唐容州经略使元结文集后序》:“翦餘斩残,程露血脉。”
分類:呈现显示
《國語辭典》:颜色(顏色)  拼音:yán sè
1.面容、脸色。《论语。泰伯》:「正颜色,斯近信矣。」唐。皇甫枚《却要》:「巧媚才捷,能承顺颜色,姻党亦多怜之。」
2.姿色。《西游记》第二三回:「小女俱有几分颜色,女工针指,无所不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断事问道:『你妻子生得如何?』井庆道:『也有几分颜色的。』」
3.色彩。《儒林外史》第一回:「那荷花,精神、颜色无一不像,只多著一张纸。」《红楼梦》第四二回:「不过随手写字的笔画画罢了。就是颜色,只有赭石、广花、藤黄、胭脂这四样。」
4.厉害的手段。如:「给他一点颜色看看。」
《國語辭典》:颜色(顏色)  拼音:yán shai
颜料。
《國語辭典》:天道  拼音:tiān dào
天理、自然的法则。《书经。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國語辭典》:天道  拼音:tiān dao
1.天气、气候。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冲天的怨气,也召不得一片雪来。」《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暑天若穿了他,清凉透骨。此去天道渐热,正用得著。」
2.时分。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三折:「嫂嫂,更深半夜,你一个妇人家,这早晚天道,也不是你来的时候。」
《國語辭典》:昭示  拼音:zhāo shì
明白的宣告、公布。汉。袁康《越绝书。卷九。越绝外传计倪十一》:「倾城倾国,思昭示于后王;丽质冶容,宜求监于前史。」宋。陆游〈谢赐历日表〉:「齐七政于璿玑,昭示太平之象。」
《國語辭典》:宣德  拼音:xuān dé
1.宣扬圣德。《汉书。卷五九。张汤传》:「车骑将军光禄勋富平侯安世,宿卫忠正,宣德明恩。」《文选。张协。七命》:「导气以乐,宣德以诗。」
2.美德。《晋书。卷三一。后妃传上。武悼杨皇后传》:「昔有莘适殷,姜姒归周,宣德中闱,徽音永流。」
3.明朝宣宗的年号(西元1426~1435)。
《漢語大詞典》:神理
(1).犹神道。谓冥冥之中具有无上威力,能显示灵异,赐福降灾的神灵之道。《文选·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事为名教用,道以神理超。” 李善 注:“周易曰:‘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 李善 注:“神理,犹神道也。” 宋 范成大 《读〈甘露遗事〉》诗:“神理人情本不同,絶怜鼠辈倖元功。”《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吾术岂可用来伤物命以充口腹乎?不唯神理不容也,如此小用不得。”
(2).精神理致;旨意理路。世说新语·言语“ 晋武帝 每餉 山涛 ” 刘孝标 注引《谢车骑家传》:“ 玄 ( 谢玄 )字 幼度 ,镇西 奕 第三子也,神理明俊,善微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君之业,妾思过半矣;但未尽其神理,请为妾再鼓之。”红楼梦第八四回:“以后作文,总要把界限分清,把神理想明了,再去动笔。” 严复 《译〈天演论〉例言》:“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於心,则下笔抒词,自善互备。”
(3).灵魂。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 戴公 见 林法师 墓,曰:‘德音未远,而拱木已积,冀神理緜緜,不与气运俱尽耳。’” 唐 白居易 《祭小弟文》:“呜呼,尔魂在几,尔骨在棺,吾亲奠酹於尔牀前,苟神理之有知,岂不闻吾此言。”
《漢語大詞典》:日见(日見)
(1).天天看见。孝经·广至德:“君子之教以孝也,家至而日见之也。”《淮南子·氾论训》:“今夫图工好画鬼魅而憎图狗马者,何也?鬼魅不世出而狗马可日见也。”
(2).一天一天地显示。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后来这印象日见其淡了,但总有一些留遗,一直到她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