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耀颖(耀穎,燿穎)
谓显扬出众的才华。 晋 陆云 《答兄平原赠》诗:“耀颖上京,发迹扶桑。” 唐 权德舆 《赠太师贞武张公遗爱碑铭》:“乔枝戛云以直上,雄剑发匣而耀颖。”
燿穎:战国 时代, 赵国 平原君 门客 毛遂 ,在 平原君 选备人物使 楚 时,自赞自荐,并以囊锥为喻,说如让自己处于囊中,早已颖脱而出。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后以“燿颖”谓显露才华。 三国 魏 吴质 《答东阿王书》:“虽恃 平原 养士之懿,愧无 毛遂 燿颖之才。”
《漢語大詞典》:再阐(再闡)
再度显扬。晋书·刘元海载记:“ 显宗孝明皇帝 、 肃宗孝章皇帝 累叶重暉,炎元再阐。” 唐 李峤 《为孔祯等进大酺诗表》:“元猷再阐,紫极重光。”
分類:再度显扬
《漢語大詞典》:显崇(顯崇)
显扬尊崇。三国志·魏志·阮籍传“ 瑀 子 籍 ”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后朝论以其名高,欲显崇之。 籍 以世多故,禄仕而已。”
分類:显扬尊崇
《漢語大詞典》:表旌
(1).谓立牌坊挂匾额等以显扬之。后汉书·申屠蟠传:“ 玉 ( 緱玉 )之节义,足以感无耻之孙,激忍辱之子。不遭明时,尚当表旌庐墓,况在清听,而不加哀矜!”
(2).显示,指引。 唐 白居易 《苏州南禅院千佛堂转轮经藏石记》:“由是而言,是堂是藏是经之用,信有以表旌觉路也。”
《漢語大詞典》:丰显(豐顯)
谓居高位,声名显扬。 宋 王安石 《永安县太君蒋氏墓志铭》:“既其子官於朝,丰显矣,里巷之士以为太君荣。” 明 王英 《送陈知县之任常山序》:“其行如此,岂特人所敬爱,而天必厚之,俾其荣盛而丰显也。”
《漢語大詞典》:敷显(敷顯)
传布显扬。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朝廷宪章,军旅誓誥,敷显仁义,发明功德,牧民建国,施用多途。”
分類:传布显扬
《漢語大詞典》:懋扬(懋揚)
努力显扬。 唐 柳宗元 《禡牙文》:“惟尔有神,懋扬迺职。敢告无纵诡类,无刘我徒。”
分類:努力显扬
《漢語大詞典》:耀焜(燿焜)
光辉照耀。常用以比喻显扬威信、业绩等。 唐 白居易 《裴通除检校左散骑常侍》:“况驰輶轩,奉璽书,称天子之使,以耀焜絶域者,岂容易其选哉!”
燿焜:辉耀。后汉书·马融传:“怪石浮磬,燿焜于其陂。” 李贤 注:“怪石,怪异好石似玉者……燿焜,光也。”
《漢語大詞典》:显昂(顯昂)
显扬崇高。《三国演义》第六八回:“后人有诗赞曰: 清河 崔琰 ,天性坚刚;虬髯虎目,铁石心肠;奸邪辟易,声节显昂;忠於 汉 主,千古名扬!”
分類:显扬崇高
《漢語大詞典》:扬暴(揚暴)
显扬,显露。新唐书·李绛传:“ 尧 舜 至 文 武 ,皆不传其事,惟 秦 始刻 嶧山 ,扬暴诛伐巡幸之劳,失道之君,不足为法。” 宋 郑侠 《观孔义甫与谢致仕诗有感》诗:“青春被恩擢,名姓粗扬暴。”
分類:显扬显露
《漢語大詞典》:彰宣
显扬,宣示。 唐 萧颖士 《江有归舟三章》诗序:“文也者,非云尚形似,牵比类,以局夫儷偶,放於奇靡,其於言也,必浅而乖矣。所务乎激扬雅训,彰宣事实而已。”
分類:显扬宣示
《漢語大詞典》:发莹(發瑩)
阐发之使显扬。 晋 桓玄 《难王中令》:“来论云:‘津涂既殊,则义无降屈;宗致既同,则长幼成序;资通有係,则事与心应。’……资通之悟,更是发莹其末耳。事与心应,何得在此而不在彼。”
分類:阐发显扬
《漢語大詞典》:标扬(標揚)
显扬,表扬。魏书·任城王澄传:“实思追礼先贤,标扬忠懿, 比干 、 嵇绍 皆是古之诚烈,而朕务浓於 比干 ,礼略於 嵇绍 ,情有愧然。”北史·孝行传·杨引:“有司奏宜旌赏,復其一门,树其纯孝。詔别敕集书标扬 引 至行,又可假以散员之名。”
分類:显扬表扬
《漢語大詞典》:鹏张(鵬張)
如大鹏展翅。比喻显扬才能。 唐 裴廷裕 《授孙偓判户部制》:“鹏张上国, 颜渊 首冠於诸科;弓招小山, 穆生 道优於置醴。”
《漢語大詞典》:显贲(顯賁)
显扬光大。 元 马祖常 《思州军民宣抚使田冕晃和尔布哈封赠二代制》:“妇道母德,可以表率宗族而成其夫子者,顾宜有以显賁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