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春霆
春天的雷霆。 晋 左思 《魏都赋》:“抑若春霆发响,而惊蛰飞竞。” 南朝 宋 傅亮 《喜雨赋》:“春霆殷以远响,兴雨霈而载涂。” 唐 王勃 《上刘右相书》:“不行而至,春霆仗天地之威;以息相吹,时雨鬱山川之兆。”
分類:春天雷霆
《漢語大詞典》:春秀
(1).春天开的花。 南朝 齐 谢朓 《和王著作八公山》:“春秀良以凋,秋场庶能筑。”
(2).春天抽穗开花。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凡草木之华者:“凡草木之华者,春华者冬秀,夏华者春秀,秋华者夏秀,冬华者秋秀。”
《漢語大詞典》:澹泞
(1).清深貌。一说水流动貌。文选·木华〈海赋〉:“泱漭澹泞,腾波赴势。” 李善 注:“澹泞,澄深也。” 唐 欧阳詹 《曲江池记》:“皎晶如练,清明在空。俯睇冲融,得 渭 北之飞雁;斜窥澹泞,见 终南 之片石。” 唐 白居易 《送客回晚兴》诗:“参差乱山出,澹泞平江静。”
(2).和舒;荡漾。多形容春天的景色。 宋 范成大 《题徐熙杏花》诗:“老枝当岁寒,芳蘤春澹泞。”
《漢語大詞典》:头叶(頭葉)
指春天采摘的第一批嫩桑叶。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三一:“今人先言二蚕不食头叶,致昧秋蚕补岁计之理,不知二蚕何故不食头叶?”
《漢語大詞典》:头鱼(頭魚)
(1).指 辽 代皇帝春天外出游猎时,最初捕获的大鱼。辽史·国语解:“上岁时钩鱼,得头鱼,輒置酒张宴。”参见“ 头鱼宴 ”。
(2).指胖头鱼。《金瓶梅词话》第四九回:“又是四碟案酒:一碟头鱼,一碟糟鸭,一碟乌皮鸡,一碟舞鱸公。”
《漢語大詞典》:头鱼宴(頭魚宴)
辽 代历代皇帝春天外出游猎捕获第一条鱼后举行的宴会。辽史·天祚皇帝纪一:“二月丁酉,如 春州 ,幸 混同江 钩鱼,界外 生女直 酋长在千里内者,以故事皆来朝。适遇‘头鱼宴’,酒半酣,上临轩,命诸酋次第起舞。”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三节:“ 辽 朝历代皇帝也经常在 达鲁河 或 鸭子河 ( 混同江 )的春捺钵钩鱼。捕获头条鱼设宴庆祝,称‘头鱼宴’。”
《国语辞典》:慈晖(慈晖)  拼音:cí huī
形容人慈祥、和煦,有如春天的阳光。常用以代称尊亲。如:「仰望慈晖,孺慕弥殷。」
《漢語大詞典》:青道
(1).日月运行到东方天空的那一段轨迹叫青道。汉书·天文志:“青道二,出黄道东。立春、春分,月东从青道。” 隋 袁庆 《奉和月下观星》:“烂烂星芒动,耿耿清河长。青道移天駟,北极转文昌。”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二:“﹝月行﹞黄道之东,谓之‘青道’。”汉书·天文志“晷景长短之制也” 王先谦 补注引 清 沈钦韩 曰:“日春东从青道,夏南从赤道,秋西从白道,冬北从黑道。”
(2).引申指春天东方的晴空。 唐 邓倚 《春云》诗:“声移青道里,影泛緑波中。”
《漢語大詞典》:春岚(春嵐)
春天山间的雾气。 唐 韦应物 《西郊游宴寄赠邑僚李巽》诗:“西郊鬱已茂,春嵐重如积。”宣和画谱·许道宁载, 宋 许道宁 有《春岚晓霭图》
《國語辭典》:暖霭(暖靄)  拼音:nuǎn ǎi
春日的云彩。宋。陈造 陪盱眙王使君东游诗:「疏烟横暖霭,碧溜漱晴沙。」
分類:春天云气
《國語辭典》:三春柳  拼音:sān chūn liǔ
1.柽柳的别名。参见「柽柳」条。
2.曲牌名。南曲入黄钟宫,管色配六字调或凡字调。
《漢語大詞典》:春繁
春浓。谓春天万物繁荣茂盛。 唐 来鹄 《子规》诗:“雨恨花愁同此寃,啼时闻处正春繁。” 宋 杨侃 《皇畿赋》:“桑成阴而春繁,枣结实而秋美。”
《漢語大詞典》:软碧(軟碧)
指春天草木的嫩绿色。 五代 和凝 《柳枝》词:“软碧摇烟似送人。映花时把翠蛾顰。”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吴烈女:“《春晓寄二姊》云:‘山含软碧犹春雨,门掩浓阴半落花。’”
《漢語大詞典》:青炜(青煒)
古代五行说指东方青色的光华。引申为春天。汉书·王莽传中:“青煒登平,考景以晷。”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言青阳之气始升而上,以成万物也。”参见“ 赤煒 ”。
《漢語大詞典》:赤炜(赤煒)
(1).古代五行说指南方赤色盛阳之气的光华。《汉书·王莽传中》:“南岳太傅典致时奥,赤煒颂平,考声以律。”
(2).赤色与火、夏天相配,因亦引申指夏天。 宋 林景熙 《会严陵邵德芳同舍邀宿玄同斋道旧有作》诗:“市槐梦忽醒,乔柯落风雨。何人斧为薪,遗根尚依土。缅怀赤煒初,鬱若翠蛟舞。”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二:“乙卯春, 柴 读书 孤山 ,余寄札云:‘秋将至矣,颇欲掩帷……’ 柴 答云:‘赤煒未来,青春可爱。’”
《漢語大詞典》:阳嘉(陽嘉)
春天的暖流。 宋 朱熹 《寄题宜春使君定叟张兄隐斋》诗之五:“阳嘉既涤荡,阴慝失封闭。”
分類:春天暖流
《漢語大詞典》:春澌
(1).春天解冻时水流中的浮冰。 晋 张协 《杂诗》:“飞泽洗冬条,浮飈解春澌。” 唐 韩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诗:“还归非无指, 灞 渭 扬春凘。”
(2). 晋 张协 《杂诗》:“飞泽洗冬条,浮飈解春澌。” 唐 韩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诗:“还归非无指, 灞 渭 扬春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