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53,分124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二星
星坛
星临
星渚
火星
星言
法星
星子
星沈
郎星
星动
彗星
星见
女星
曙星
《漢語大詞典》:二星
(1).犹双星。指牵牛、织女,比喻夫妇。 唐 刘长卿 《哭张员外继》诗:“慟哭 钟陵 下,东流与别离。二星来不返,双剑没相随。”题注:“公及夫人相次没于 洪州 。”
(2).即二使星。 唐 孔德绍 《送蔡君知入蜀》诗之二:“ 灵关 九折险, 蜀 道二星遥。”
《漢語大詞典》:星坛(星壇)
道士施法之坛。 唐 牟融 《寄羽士》诗:“乐道无时忘鹤伴,谈玄何日到星坛。” 唐 陶翰 《望太华赠卢司仓》诗:“葱蘢记星坛,明灭数云嶂。” 明 无名氏 《四贤记·寻亲》:“则索要投僊境,扣星坛,觅取他同上归槎也。”
分類:道士施法
《骈字类编》:星临(星临)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日观邻全赵,星临俯旧吴。
《漢語大詞典》:星渚
银河中的小洲。亦指银河。 唐 陆龟蒙 《上云乐》诗:“便浮天汉泊星渚,回首笑君承露盘。” 唐 苏味道 《咏虹》:“紆餘带星渚,窈窕架天潯。” 唐 刘禹锡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之二:“桥峻通星渚,楼暄近日车。” 清 袁于令 《西楼记·错梦》:“正是花源误入渔郎棹,星渚何劳使客槎。”
分類:河中天河
《國語辭典》:火星  拼音:huǒ xīng
1.行星名。距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有两颗小卫星。属于类地行星,外观呈现红棕色,大气稀薄。表面的奥林帕斯山是太阳系的最高山峰。古称「荧惑」。
2.物体燃烧或碰撞时,向四方迸射的火点。如:「木炭燃烧时,迸出细碎的火星。」也称为「火星子」、「火星儿」。
《漢語大詞典》:星言
(1).星焉。谓披着星星。《诗·鄘风·定之方中》:“命彼倌人,星言夙驾。”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莫不飞轮兼策,星言假寐。”
(2).泛言及早,急速。北史·令狐整传:“宜分遣鋭师,星言救援。” 唐 柳宗元 《为安南杨侍御祭张都护文》:“星言赴命,注望帷幄。” 明 张居正 《答蓟镇总兵戚南塘计边事书》:“到家事完,即星言赴闕矣。”
《漢語大詞典》:法星
(1).星名。北斗七星第二星天璇的别名。晋书·天文志上:“北斗七星在太微北…… 石氏 云:‘第一曰正星,主阳德;天子之象也。二曰法星,主阴刑,女主之位也。’”
(2).星名。荧惑星的别名。文选·刘孝标〈辨命论〉:“ 宋公 一言,法星三徙。” 李善 注引广雅:“荧惑谓之罚星,或谓之执法。” 唐 刘禹锡 《早秋送台院杨侍御归朝》诗:“鷙鸟得秋气,法星悬火旻。” 清 钱谦益 《送詹叶二御史赴南台》诗之二:“法星近炤江天畔,寂寞衡茅觉夜明。”
《國語辭典》:星子  拼音:xīng zi
1.细碎的东西。如:「唾沫星子」、「火星子」、「油星子」。
2.星星。夜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
《骈字类编》:星沈
萧子良梧桐赋乃抽叶而露始亦结实于星沈座
李商隐 碧城诗 星沈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看月。
曹唐小游仙诗树下星沈
欲高前溪水影湿龙毛
《漢語大詞典》:郎星
郎官的美称。 宋 李刘 《满庭芳·上程宪卓》词:“卿月郎星歷遍,都贪把、符竹南来。” 明 高启 《送郑都司赴大将军行营》诗:“后夜军门知子到,郎星应是近三臺。”参见“ 郎官星 ”。
分類:郎官
《漢語大詞典》:郎官星
后汉书·明帝纪:“帝遵奉 建武 制度,无敢违者。后宫之家,不得封侯与政。 馆陶公主 为子求郎,不许,而赐钱千万。谓羣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是以难之。’”后因以“郎官星”为郎官的美称。 唐 卢照邻 《同崔录事哭郑员外》诗:“文学秋天远,郎官星位尊。” 宋 杨万里 《谢尤延之提举郎中自山间惠访长句》:“ 淮南 使者郎官星,瑞光夜烛 荆溪 清。”
分類:郎官
《骈字类编》:星动(星动)
唐 杜牧 送陆洿郎中弃官东归 少微星动照春云,魏阙衡门路自分。
唐 方干 寄李频 思苦文星动,乡遥钓渚闲。
唐 郑谷 次韵和礼部卢侍郎江上秋夕寓怀 梦归兰省寒星动,吟向莎洲宿鹭惊。
《國語辭典》:彗星  拼音:huì xīng
绕行恒星,主要成分为冰的小天体。太阳系中的彗星外貌和亮度随著与太阳距离发生变化,远离太阳时仅见彗核,接近太阳时因冰受热而生成彗发与彗尾。古时视彗星出现为灾祸、战争的不祥之兆。也称为「帚星」、「欃枪」、「扫星」、「扫帚星」。
《骈字类编》:星见(星见)
唐 白居易 新乐府 司天台 引古以儆今也 明朝趋入明光殿,唯奏庆云寿星见。
《国语辞典》:女星  拼音:nǚ xīng
女性明星。如:「这位女星在长期的琢磨下,演技日益成熟了。」
分类:女性明星
《漢語大詞典》:曙星
拂晓之星。多指启明星。宋书·后妃传·孝武帝王皇后:“夕不见晚魄,朝不识曙星。” 唐 方干 《送婺州许录事》诗:“曙星没尽提纲去,暝角吹残锁印归。”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七年:“公眼如曙星,无所不照。” 胡三省 注:“曙星,向晓之星,其光闪烁。” 与之 《论中国现在之党派与将来之政党》:“故政党者,实社会初开明之曙星,而立宪政治之先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