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全梁文·卷七十四
明彻俗姓夏,吴郡钱塘人。齐永明中受学僧祐,随出扬都,住建初寺,后往荆州。天监初还都,二宫供养。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一 义解科
夏氏。吴郡钱塘人。六岁丧父。即出家于上虞王国寺。性好学。尤多感激奋厉。尝遇客读晋道安传云。少孤为外兄所养。因歔欷呜咽。良久乃已。他日究寻。见安弘法之美。抚髀叹曰。人生斯世可不尔乎。自是专志。不弃寸阴。其房屋朽故。风吹且仆。众皆惧其压而去。彻习业其下自若。会稽孔广闻以为当成名器。齐永明十年。竟陵王请律师僧祐讲。彻从受十诵。随至杨都。居建初寺。建武初。依旻法师更业经论。太傅萧颖胄领荆州。𢹂以俱就第开净名。太傅薨。赠麈尾软几以别。天监初。反都邑。常为旻公覆述。武帝钦待不次。诏于华林园宝云僧省类集毗尼简要。将成。忽遘沈疾于寿光殿。帝躬临尉问。迁就医于所住寺。中使参候不绝于道。彻有遗表。文多不录。帝省表哀动左右。诏于寺设三百僧斋。帝为制发愿忏悔文。普通三年十二月七日也。诏给东园秘器。窆于定林寺墓。续高僧传·卷第六 义解篇二
释明彻。姓夏。吴郡钱唐人。六岁丧父。仍愿出家。住上虞王园寺。学无师友从心自断。每见胜事。未曾不留心谛视。遇客读释道安传云。闻安少孤为外兄所养。便歔欷呜咽。良久乃止。他日借传究寻。见安弘法之美。因抚膝叹曰。人生居世。复那可不尔乎。自是专务道学功不弃日。尝与同学数辈住师后房。房本朽故。忽遭飘风吹屋。欹斜欲倒。师行不在。无物支持。众人皆走。彻习业如故。会稽孔广闻之叹曰。孺子风素殊佳。当成名器。时伦因事推伏。驰名东越。齐永明十年。竟陵王请沙门僧祐。三吴讲律。中涂相遇。虽则年齿悬殊。情同莫逆。彻因从祐受学十诵。随出杨都住建初寺。自谓律为绳墨宪章仪体。仍遍研四部校其兴废。当时律辩莫有能折。建武之中移业经论。历采众师备尝深义。以旻法师标正经论妙会机神。谭思通微易钩深奥。乃从其成业。齐太傅萧颖深相钦属。及领荆州携游七泽。请于内第开讲净名。每日诸经文句。既是应机所说。或有委曲深微。或复但拘名字先来英旧人各厝情。谬当今日望此玄宗。远无髣髴深怀愧恻。时咸重其谦退。及萧氏将薨。赠别麈尾软几。彻以遗命所留。凭抚以尽其寿。天监之初始返都邑。又从旻受业。少长祈请常为覆述。究博深文洞明奥旨。盘根交结了无遗滞。远树名闻徵屈重叠。乍经乍论四时不辍。听受之众不远云集。武帝钦待不次长名进于内殿。家僧资给岁序无爽。帝以律明万行条章富博。愿撮取简要以类相从。天监末年敕入华林园。于宝云僧省。专功抄撰。辞不获免。每侍御筵对扬奥密。皇储赏接特加恒礼。故使二宫周供寒暑优洽。当时名辈并蒙殊致。未有恩渥如此之隆。以其鸠聚将成。忽遘疾沈积。于寿光殿移还本寺。天子亲自怡色温言躬临慰喻。知当不振退而流涕。中使参候晨宵不绝。彻自惟将卒奉启告辞。皇心载轸于万寿殿。时内外枢揆一时恸绝。以呈彻表故也。其文曰。因果深明倚伏何逭。明彻虽复愚短。忝窥至籍。将谢之间岂复遗吝。但知恩知庆。辄欲言之。明彻本出东荒贱民而已。微有善识得厕释门。契阔少年绸缪玄觉。虽未能体道。微得善性。运来不辍。遇会昌时。遂亲奉御筵。提携法席。且仁且训备沐恩奖。恒愿舒慕丹诚奉扬慈化。岂意报穷便归尘土。仰恋圣世何可而言。特愿陛下永劫永住益荫无涯。具足庄严道场训物。天垂海外同为净土。胜果遐流雍容远集。明彻以奉值之庆论道之善。脱亿代还生犹冀奉觐。惟生惟死俱希济拔。临尽之间忽忽如梦。虽欲申心心何肯尽。不胜悲哀之诚。谨遣表以闻。敕答省疏增其忧耿。人谁不病。何以遽终过甚。法师至性坚明道行纯备。往来净土去留安养。方除四魔理无五畏。唯应正念诸佛不舍大愿与般若相应。直至种智发菩提心。彼我相摄方结来缘。敬如所及。菩萨行业非千百年。善思至理勿起乱想。览笔悽懑不复多云。帝因于寺为设三百僧会。令彻忏悔。自运神笔制忏愿文。事竟遂卒寺房。即普通三年十二月七日也。窆于定林寺之旧墓。敕给东园秘器。凶事所资随由备办。主者监护有崇敬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4—约580 【介绍】: 南朝陈秦郡人,字通昭。微涉书史经传,从汝南周弘正学天文遁甲,略通其术。梁末,陈霸先镇京口,深相要结。入陈,迁安南将军。宣帝时,诏加侍中,统众军十余万北征,进克仁州,封南平郡公。逼寿阳,擒王琳等,诏为车骑大将军。又进攻彭城,大破北齐军于吕梁,授南兖州刺史。后为北周徐州总管梁士彦击败,与将士三万人均被俘,卒于长安。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七
释律净,字明彻。姓钱氏,德清人也。年四十始出家,初投馀杭慈圣,复移束园德宁。虔诵《法华》,日以为常,二十馀年,靡有间缺。一日道侣戒乘谓之曰:“汝道心如此坚固,若更以念佛回向净土,则圆成尤速,即如智者大师得法华三昧,尚求生净土,汝何不然。”因示以《高僧传》及《十疑谕》,净深信之。由是诵经毕,即念佛回向净土。又久之,忽有开悟生死关念,了然洞彻。嘉庆丙寅秋初,告其徒曰:“吾中秋前,当行矣。”问:“何往?”曰: “西方。”八月二日复谓道侣戒乘、增秀二人,曰:“水到渠成,时至理彰,不可著意求知,亦未有不知也。”又期二人偕往视之,则已更衣趺坐。时邻僧多来候送,欲齐声讽佛,接引相助。净止之曰:“用功全在平日,临渴掘井何益。吾非却此缘助,要使诸君不疑耳。”乃更移坐宠中说偈,曰:“吾年六十九,真实不虚口。放下者双手,疽往西方走。”遂合掌化去。
《漢語大詞典》:连明彻夜(連明徹夜)
见“ 连明连夜 ”。
《漢語大詞典》:连明连夜(連明連夜)
犹言通宵达旦。 唐 白居易 《水堂醉卧问杜三十一》诗:“那似此堂帘幕底,连明连夜碧潺湲?” 西戎 《女婿》:“这几天挖泥,四五台锅驼机连明连夜地抽水,都抽不干。”亦作“ 连明达夜 ”、“ 连明彻夜 ”。 姚雪垠 《长夜》二:“离开 信阳 的时候, 平汉线 南段的客车已经不通,所有的车辆都是连明彻夜地运输军队。”《解放日报》1944.9.2:“没有鞋面,就把没有缝上袖子的一个袄襟子用了,连明达夜做了一双。”
分類:通宵达旦
《國語辭典》:玲珑(玲瓏) 拼音:líng lóng
1.玉声、清越的声音。汉。班固 〈东都赋〉:「和銮玲珑,天官景从。」唐。贾岛 就峰公宿诗:「残月华晻暧,远水响玲珑。」
2.明亮的样子。唐。李白 玉阶怨诗:「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精巧的样子。唐。白居易 〈长恨歌〉:「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七:「面前有座玲珑四柱牌楼,抬头看时,上面有个大匾额。」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
4.灵活聪慧的样子。如:「玲珑剔透」、「玲珑活泼」。《孽海花》第七回:「原来宝廷的为人,虽是八面玲珑,却十分落拓。」《文明小史》第四六回:「这位颜轶回,却是手段活泼,心地玲珑,于弄钱一道,尤其得法。」
2.明亮的样子。唐。李白 玉阶怨诗:「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精巧的样子。唐。白居易 〈长恨歌〉:「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七:「面前有座玲珑四柱牌楼,抬头看时,上面有个大匾额。」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
4.灵活聪慧的样子。如:「玲珑剔透」、「玲珑活泼」。《孽海花》第七回:「原来宝廷的为人,虽是八面玲珑,却十分落拓。」《文明小史》第四六回:「这位颜轶回,却是手段活泼,心地玲珑,于弄钱一道,尤其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