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昆岳(崑嶽)
亦作“ 崑岳 ”。 即 昆仑山 。 南朝 齐 王俭 《灵丘竹赋》:“振芳条乎 崑岳 ,敷緑采於高岑。”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火炎 崑岳 ,砾石与琬琰俱焚。”
见“ 崑岳 ”。
分類:昆仑山
《漢語大詞典》:昆明灰
劫火的馀灰。后以指战乱。 北周 庾信 《奉和阐弘二教应诏》:“无劳问待詔,自识 昆明 灰。” 倪璠 注引三辅黄图:“ 武帝 初,穿 昆明池 ,得黑土。帝问 东方朔 , 朔 曰:‘ 西域 胡人知之。’乃问胡人,胡人曰:‘烧劫之餘灰也。’”亦作“ 昆明劫灰 ”。 元 王士熙 《骊山宫图》:“月中人去青山在,始信 昆明 有劫灰。” 清 钱谦益 《和高中丞平仲乘城记事》之五:“请看 襄 雒 新烽火,还道 昆明 旧劫灰。”
分類:劫火战乱
《漢語大詞典》:昆陵(崑陵)
即 昆仑山 。古代传说为神仙所居之地。 汉 桓驎 《西王母传》:“洎九圣七真,凡得道授书者,皆朝 王母 於 崑陵 之闕焉。”《云笈七籤》卷一○六:“盘桓 崑陵 宫, 玄都 可驰骋。”
《漢語大詞典》:昆华(崑華)
昆仑山 和 华山 的并称。 晋 陶潜 《形影神·影答形》诗:“诚愿游 崑 华 ,邈然兹道絶。”拾遗记·周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 崑 华 不足以匹其高,沧溟未得以方其广。”
《漢語大詞典》:哲昆
对他人之兄的敬称。 清 唐孙华 《哭从外祖孝廉蔗庵孙公》诗之一:“才笔承先世,科名让哲昆。”自注:“兄 扶桑 公戊戌状元。”参见“ 哲兄 ”。
分類:他人敬称
《漢語大詞典》:哲兄
对兄长的敬称。后多以称他人之兄,犹言令兄、贤兄。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曲周 之进,于其哲兄,俾率尔徒,从王于征。”《文选·谢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诗》:“哲兄感仳别,相送越坰林。” 李善 注:“兄谓 灵运 也。”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八八:“倘作家书寄哲兄, 淮阴 重话七年情。”
《漢語大詞典》:昆吾刀
用昆吾石冶炼成铁制作的刀。海内十洲记·凤麟洲:“昔 周穆王 时, 西胡 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刀长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劒之所出,从 流州 来。”宋史·文苑传六·李公麟:“玉质坚甚,非昆吾刀、蟾肪不可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世谓古玉,皆昆吾刀刻,不尽然也。”
分類:昆吾冶炼
《漢語大詞典》:昆仑丘
见"昆仑丘"。
《漢語大詞典》:昆仑丘(崑崙丘,昆侖丘)
亦作“崐仑2丘2”。
(1).三重相迭的土山。尔雅·释丘:“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再成鋭上为融丘,三成为崐崘丘。” 郭璞 注:“ 崐崘山 三重,故以名云。”
(2).指 昆仑山 。 唐 高适 《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诗:“若临 瑶池 间,想望 崑崙丘 。” 唐 杜甫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惜哉 瑶池 饮,日晏 崑崙丘 。”
《國語辭典》:昆裔  拼音:kūn yì
后嗣,后代子孙。《国语。晋语二》:「天降祸于晋国,谗言繁兴,延及寡君之绍续昆裔。」
分類:后裔后代
《漢語大詞典》:昆岫(崑岫)
亦作“崐岫”。 指 昆仑山 。借指仙山。 南朝 齐 谢朓 《临海公主墓铭》:“霾华 崑 岫,灭采上春。” 北魏 阳固 《演赜赋》:“出 崐 岫之峥嶸兮,入 汜林 之杳鬱。”
《漢語大詞典》:昆孙(晜孫)
第五世孙。尔雅·释亲:“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孙。” 郭璞 注:“晜,后也。《汲冢竹书》曰:‘ 不窋 之晜孙。’” 郝懿行 义疏:“晜孙亦远孙之通称。”
《漢語大詞典》:昆孙(昆孫)
(1).兄之孙。左传·昭公十六年:“ 孔张 ,君之昆孙 子孔 之后也。” 杜预 注:“昆,兄也。 子孔 , 郑襄公 兄, 孔张 之祖父。”
(2).远孙的统称。 清 梁章钜 称谓录·元孙:“昆孙又为远孙之统称。”
分類:远孙
《漢語大詞典》:昆仍
后代子孙。仍,晜孙之子。 宋 楼钥 《颜侍郎挽词》之二:“清忠与公恕,餘庆啟昆仍。” 宋 沈作哲 寓简卷四:“予因以稽考笔法渊源,自其曾高至于昆仍云来。”
《國語辭典》:西昆体(西崑體)  拼音:xī kūn tǐ
诗体名。宋初杨亿、钱惟演、刘筠等相互唱和,有《西昆酬唱集》行世,后世称他们诗体为「西昆体」。其特色为模拟李商隐诗风,词藻富丽,声调铿锵,好用僻典,末流或失于饾饤晦涩。宋。欧阳修《六一诗话》:「盖自杨刘唱和,西昆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西昆体。」
分類:诗体杨亿
《漢語大詞典》:炎昆(炎崑)
书·胤征:“火炎 崑冈 ,玉石俱焚。”后以“炎崑”喻同归于尽。 唐 杨乘 《南徐春日怀古》诗:“形骸劳大块,玉石任炎 崑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野狗:“ 于七 之乱,杀人如麻,乡民 李化龙 自山中窜归,值大兵宵进。恐罹炎 崑 之祸,急无所匿,僵卧於死人之丛,诈作尸。”
分類: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