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李时雨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九八○
李时雨,仙井监仁寿(今四川仁寿)人,新子。建炎三年乡贡进士。建炎四年为右迪功郎。绍兴元年,以策干张浚于阆州,遂以为忠州文学。累官知黎州,绍兴三十二年,为言者论罢。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五,《宋会要辑稿》崇儒五之三二、职官七一之一。
廖时雨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廖时雨(14世纪—15世纪),湖广辰州府黔阳县人。廖时雨十岁能文,有神童名声,洪武十七年(1384年)中举人,十八年(1385年)联捷进士,获授铅山知县,为政简静无所营建,一年后辞官回乡,更加以道学自重,远近多人跟随学习,写下《绿野幽情集》流传,死后入祀乡贤祠。
刘俨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94—1457 【介绍】: 明江西吉水人,字宣化,号时雨。正统七年进士第一。授修撰。历官太常少卿。景泰中,典顺天乡试,黜大学士陈循、王文之子,几得祸。天顺元年改掌翰林院事,卒于官。谥文介。曾预修《五伦书》、《历代君鉴》、《宋元通鉴纲目》等。有《刘文介集》。
范霖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乐清人,字时雨。宣德二年进士。由行人擢御史,弹劾无所避。纠十三道御史弹劾副都御史周铨贪暴。事未白而铨缢死,霖以首建议被系狱,了无悔意。
维基
范霖(14世纪—1448年),字时雨,浙江温州府乐清县人。范霖是永乐十八年(1420年)举人,宣德二年(1427年)成进士,获授行人,出使外地不接受馈赠,正统二年(1437年)擢为南京监察御史,十二年(1447年)联同十三道御史弹劾南京右副都御史周铨贪暴,令对方畏惧自尽,被明英宗谴责,他更因而入狱论处绞刑;次年(1448年)刑部请求裁决,英宗宽宥其死罪,改为谪戍大同威远卫,出狱十多天后病逝,人们都称他为「真御史」。

人物简介

维基
陈霖,字时雨,浙江湖州府长兴县人,民籍。浙江乡试第三十三名举人。弘治六年(149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一百六十一名进士。

人物简介

维基
潘润(15世纪—16世纪),字时雨,号赣溪,南直隶广德州建平县人。潘润是弘治十七年(1504年)中举人,正德九年(1514年)成进士,获授礼部仪制司郎中,外任处州知府。任内曾上疏请求让刘伯温后人刘瑜续封诚意伯爵位,又争取朝廷不增加赋税,拒绝收受入觐居民馈赠,清除府内盗贼徐大潮、叶懋三及释放受冤的富民朱氏,得人民敬爱,建立构金亭怀念他,官至云南兵备副使。
方润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方润(1485年—?年),字时雨,南直隶徽州府歙县结林人,民籍。治《礼记》,行三十七,由国子生中式癸酉科(1513年)应天府乡试第四十一名举人,年三十九岁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会试第四名,第三甲第三十一名进士。四年任浙江缙云县知县,官大理寺评事。
《漢語大詞典》:化雨
长养万物的时雨。比喻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的教育。语本孟子·尽心上:“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赵岐 注:“教之渐渍而浹洽也。”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老师文章山斗,门生辈今日得沾化雨,实为侥倖。” 清 方文 《呈觉浪大师》诗之三:“阴霾时且晦,化雨事原难。自有开宗日,天人合静观。”如:春风化雨。
《漢語大詞典》:化云(化雲)
(1).指能够化为时雨,滋润万物的云。 晋 傅玄 《鼓吹曲·夏苗田》:“惟大 晋 ,德参两仪,化云敷。”《晋书·乐志下》:“象天则地,化云布。”
(2).谓变化成云。 南唐 谭峭 化书·动静:“水火相勃,所以化云也。”
《漢語大詞典》:时化(時化)
(1).时势的变化。吕氏春秋·决胜:“智则知时化,知时化则知虚实盛衰之变。”
(2).指四时的变化。
(3).犹言时雨沐化。 唐 李商隐 《为绛郡公上史馆李相公启》:“凡在宦途,皆仰时化。”
《漢語大詞典》:澍泽(澍澤)
滋润。亦指滋润万物的时雨。 汉 桓宽 盐铁论·授时:“今时雨澍泽,种悬而不得播,秋稼零落乎野而不得收。” 汉 王充 论衡·自然:“霈然而雨,物之茎叶根荄,莫不洽濡。程量澍泽,孰与汲井决陂哉?”新唐书·刘仁轨传:“今兹澍泽霑足,百穀炽茂,收纔十二。常日赘调,已有所妨。”
《漢語大詞典》:祈澍
久旱求降时雨。隋书·礼仪志二:“旱而祈澍,则报以太牢。”
分類:求降时雨
《漢語大詞典》:随车致雨(隨車致雨)
谓时雨跟着车子而降。比喻官吏施行仁政及时为民解忧。后汉书·郑弘传“政有仁惠,民称苏息” 李贤 注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 弘 消息繇赋,政不烦苛。行春天旱,随车致雨。”亦作“ 随车甘雨 ”、“ 随车夏雨 ”。 清 杨潮观 《东莱郡暮夜却金》:“揽轡清风,随车甘雨,免他供顿徒劳。” 清 钱谦益 《陕西道监察御史蒋允仪父弘宪原任户部贵州清吏司署员外郎事主事加赠奉直大夫制》:“賑凶烖则随车夏雨,诚感人穷。”亦省作“ 随车雨 ”、“ 随车 ”。 南朝 梁 庾肩吾 《从驾喜雨诗》:“復此随车雨,民天知可安。” 唐 李绅 《拜三川宋》诗:“风变市儿惊偃草,雨晴郊藪谬随车。”
《國語辭典》:抃风舞润(抃風舞潤)  拼音:biàn fēng wǔ rùn
乘风而飞,舞于雨中。比喻与天地相感应相契合。《宋书。卷八四。孔觊传》:「直山渊藏引,用不遐弃,故得抃风舞润。」
时雨金刚
【佛学大辞典】
(菩萨)(参见:云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