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靡响
风静浪平
赤道无风带
无风带
佛类词典
无风起浪
《漢語大詞典》:靡响(靡響)
本义为靡靡之音,借指辞藻华丽而无风骨的诗赋。 罗惇曧 《文学源流》:“里巷之謡谚,质之过也; 齐 梁 之靡响,华之过也。”
《国语辞典》:风静浪平(风静浪平)  拼音:fēng jìng làng píng
原指无风无浪,后比喻平静无事。《三国演义》第九一回:「次日,孔明引大军俱到泸水南岸,但见云收雾散,风静浪平。」也作「平风静浪」、「风平浪静」。
《国语辞典》:赤道无风带(赤道无风带)  拼音:chì dào wú fēng dài
赤道附近常平静无风或风力微弱不定的行星风带。因太阳经常近乎直射,气温高,气流上升旺盛,常有较大降水、雷雨及冰雹发生。
《国语辞典》:无风带(无风带)  拼音:wú fēng dài
地表无风或多变风带。大致上有赤道无风带与回归无风带。皆气流辐合或辐散之处。
无风起浪
【俗语佛源】
原为禅语。唐·希运《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达摩西来,无风起浪;世尊拈花,一场败缺。」又如《景德传灯录》卷二六:「问:如何是祖师(指达摩)西来意?师曰:洋澜左里,无风起浪。」意谓无端生出是非来,本是禅宗的反语,机锋语。俗语沿用如:明·杨柔胜《玉环记·富童谮非》:「富童之言惯会无风起浪,如何听得?」也作「无风作浪」。如鲁迅《集外集·咬嚼未始「乏味」》:「原文云:却于『她』字没有讽过。答曰,那是译She的,并非无风作浪的。」后多转化为「无风不起浪」,比喻事出有因,如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十三:「老话说得好:『无风不起浪』。在他手里,那个货多得了工分,盛家里淑妹子出一天工,一分都捞不到手。」(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