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虚静无为(虚静无为)
朱子语类老子之学大抵以虚静无为冲退自守为事
分类:
《國語辭典》:清净无为(清淨無為)  拼音:qīng jìng wú wéi
宁静不纷扰,不勉强作为。《西游记》第二十二回:「不多时,身登彼岸,得脱洪波;又不拖泥带水,幸喜脚乾手燥,清净无为,师徒们脚踏实地。」《文明小史》第五十七回:「这位制台素讲黄老之学,是以清净无为为宗旨的,平时没有紧要公事,不轻容易见人。」
《國語辭典》:清静无为(清靜無為)  拼音:qīng jìng wú wéi
指道家克制欲念,心神宁静,顺应自然的思想。语本《老子》第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后泛指任其自然,不以人力勉强作为。唐。贾至 虙子贱碑颂:「鸣琴汤汤,虙子之堂,清静无为,邑人以康。」《西游记》第二回:「此是休粮守谷,清静无为,参禅打坐,戒语持斋。」
《國語辭典》:清静无为(清靜無為)  拼音:qīng jìng wú wéi
指道家克制欲念,心神宁静,顺应自然的思想。语本《老子》第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后泛指任其自然,不以人力勉强作为。唐。贾至 虙子贱碑颂:「鸣琴汤汤,虙子之堂,清静无为,邑人以康。」《西游记》第二回:「此是休粮守谷,清静无为,参禅打坐,戒语持斋。」
《國語辭典》:宁为鸡口,无为牛后(寧為雞口,無為牛後)  拼音:níng wéi jī kǒu,wú wéi niú hòu
(谚语)鸡口,鸡的口,小而洁。牛后,牛的肛门,大而不净。全句为比喻人宁可在小场面中自主,也不要在大场面为人所支配。《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水浒传》第九九回:「城池坚固,粮草丰足,尚可战守。古语有云:『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也作「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分類:大者
《國語辭典》:碌碌无为(碌碌無為)  拼音:lù lù wú wéi
平庸无奇,毫无作为。如:「回首过去,碌碌无为,真是愧对先父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