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车无退表(车无退表)  拼音:chē wú tuì biǎo
兵车无标示后退的旗帜,引申为军队绝不畏缩后退。《国语。晋语五》:「三军之心在此车也,其耳目在于旗鼓,车无退表,鼓无退声,军事集焉。」
《国语辞典》:大纛高牙  拼音:dà dào gāo yá
高位者的仪杖旗帜。形容声势显赫。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一折:「今日个茅檐草舍,久以后博的个大纛高牙。」也作「高牙大纛」。
《漢語大詞典》:告善旌
为奖励人臣进谏而设的旗帜。管子·桓公问:“ 舜 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
《國語辭典》:独树一帜(獨樹一幟)  拼音:dú shù yī zhì
帜,旗帜。独树一帜比喻自成一家,独具风格。《孽海花》第三回:「拿经史百家的学问,全纳入在时文里面,打破有明以来江西派和云间派的门户,独树一帜。」
《漢語大詞典》:龟旐(龜旐)
画有龟象的旗帜。后汉书·舆服志上:“龟旐四斿,四仞齐首,以象营室。”
分類:旗帜
《漢語大詞典》:鼓馁旗靡(鼓餒旗靡)
鼓点无力,旗帜歪倒。形容军队士气不振。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凡行阵参伍弥缝之际,略觉鼓馁旗靡处,得健鋭兵数十屹立其间,则整而復进。”
《漢語大詞典》:号旗(號旗)
作为船舶标志或用来通信的各种旗帜。
《漢語大詞典》:百脚旗(百腳旗)
一种竖立的旗帜。两边为锯齿形。古代王公出行,用作前导。说文·系部“綮,致繒也。一曰幑识信也,有齿” 清 朱骏声 通训:“似如今百脚旗,用以前导者,即有衣之戟,谓之棨也。”
《漢語大詞典》:豹尾幡
以豹尾装饰的旗帜,用于天子仪仗。《清会典·銮仪卫·卤簿》:“豹尾旛,悬豹尾,长八尺,上衔金叶,冒以緑革,缀金铃四,高二寸五分,径三寸八分,加金铃繫旛。”
《漢語大詞典》:传教幡(傳教旛)
传布命令的旗帜。新唐书·仪卫志下:“亲王卤簿。有……次告止旛四,传教旛四,信旛八。”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三:“兵部仪仗排列职掌二人……告止幡一,传教幡八。”
《漢語大詞典》:清道旗
古代官员等外出时仪仗队所持的旗帜。《官场现形记》第六回:“后面方是钦差閲兵大臣的执事,什么衝锋旗、帅字旗、官衔牌、头锣、腰锣、伞扇、令旗、令箭、刽子手、清道旗、飞虎旗……亲兵、戈什哈、巡捕,一对一对的过完,纔见那抚院坐着一顶八人抬的緑大呢轿子,缓缓而来。”
《漢語大詞典》:三角兽(三角獸)
古代传说中祥瑞之兽。宋书·符瑞志中:“三角兽,先王法度修则至。”后世帝王仪卫绘其形于旗帜,以为祥瑞。宋史·仪卫志一:“第五队,三角兽、黄鹿、苣文、驯象、飞麟旗各一。”元史·舆服志二:“三角兽旗,赤质,赤火焰脚,绘兽,其首类白泽,緑髮,三角,青质,白腹,跋尾緑色。”
《漢語大詞典》:丧幡(喪幡)
亦作“ 丧旛 ”。 丧家悬挂的白色狭长形的旗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伍秋月:“七日启关,去丧旛,人始知其復甦。” 欧阳予倩 《屏风后》:“我连送终都没有能去,扶着病回家,看见挂着丧幡白布,父亲还是很严历地不让我进门。”
《漢語大詞典》:绛引幡(絳引旛)
亦作“ 絳引幡 ”。 旗帜名。古代帝王仪仗中之赤色引旛。旛为长幅下垂之旗。新唐书·仪卫志上:“左右领军卫黄麾仗,首尾厢皆絳引旛,二十引前,十掩后。”宋史·仪卫志五:“次外仗。青衣十二,车辐棒十二,戟九十,絳引幡六。”元史·舆服志二:“絳引旛,四角,朱緑盖,每角垂罗文杂佩,繫於金铜钩竿,竿以朱饰,悬五色间晕罗,下有横木板,作碾玉文。”亦省作“ 絳引 ”。元史·舆服志二:“﹝告止旛﹞立仗者红罗销金升龙,餘如絳引。”
《漢語大詞典》:旄旒
古代旗帜下边悬垂的饰物。周礼·春官·司常“全羽为旞,析羽为旌” 唐 贾公彦 疏:“或解以为旞旌之下亦有旄旒,而用絳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