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02
词典
8
分类词汇
94
共102,分7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分类词汇
(续上)
生鱼片
干酵母
乾酵母
耳目一新
暴新鲜
沁人心脾
青饲料
排气
纳新吐故
蔫食
腒雉
屡见不鲜
《国语辞典》:
生鱼片(生鱼片)
拼音:
shēng yú piàn
一种日本料理。指新鲜的生鱼肉片。日语为「刺身」さしみ,音译作「撒西米」。
分类:
日本
料理
新鲜
鱼肉
肉片
日语
《漢語大詞典》:
干酵母(乾酵母)
由新鲜酵母经过干燥而制成。分为面包发酵用及医药原料用两种,前者是以新鲜酵母在低温(40℃以下)烘干,所得成品含有80%以上活酵母细胞;后者是将新鲜酵母自溶并灭菌后,经较高温干燥,所得成品除含B族维生素外,还含蛋白质约40%以上。干酵母还可用作饲料。所制成干酵母片可用以防治B族维生素缺乏症。
分類:
新鲜
酵母
干燥
面包
发酵
医药
原料
《漢語大詞典》:
乾酵母
由新鲜酵母经过干燥而制成。分为面包发酵用及医药原料用两种,前者是以新鲜酵母在低温(40℃以下)烘干,所得成品含有80%以上活酵母细胞;后者是将新鲜酵母自溶并灭菌后,经较高温干燥,所得成品除含B族维生素外,还含蛋白质约40%以上。干酵母还可用作饲料。所制成干酵母片可用以防治B族维生素缺乏症。
分類:
新鲜
酵母
干燥
面包
发酵
医药
原料
《國語辭典》:
耳目一新
拼音:
ěr mù yī xīn
形容事物的面貌有了显著的变化。所见所闻都有一种新奇、清新的感觉。《隋唐演义》第七三回:「立心既异,亦觉耳目一新,在宇宙中虽不能多,亦不可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六回:「虽不是甚么心旷神怡的事情,也可以算得耳目一新的了。」
分類:
视听
新鲜
《漢語大詞典》:
暴新鲜(暴新鮮)
谓偏爱新鲜的。指不专一。
《
白雪遗音·马头调·当初原说
》
:“当初原説心不变,少年的人儿,是些暴新鲜。想当初,一天来过三五次;到如今,十朝半月不见面。”
分類:
偏爱
新鲜
不专
专一
《國語辭典》:
沁人心脾
拼音:
qìn rén xīn pí
渗透到人的心肝脾脏。形容感受深刻。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四。白香山诗》:「坦易者,多触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也作「沁人肺腑」、「沁人心肺」、「沁入肺腑」、「沁入心脾」。
分類:
吸入
芳香
新鲜
空气
清凉
饮料
《漢語大詞典》:
青饲料
来源于野生植物或栽培植物的新鲜、多汁食物。例如:粗饲料应该含有一些青饲料。
割来喂舍饲动物的绿色作物
分類:
来源
源于
于野
野生
生植
动物
植物
绿色
栽培植物
色作
新鲜
食物
《國語辭典》:
排气(排氣)
拼音:
pái qì
1.排放气体。如:「排气孔」。
2.由肛门排放出气体,俗称为「放屁」。
3.引擎汽缸内燃烧过的气体,推动活塞后,排气门打开,将气体排出,称为「排气」。
分類:
排气
排出
新鲜
出空
空气
循环
通风
环流
同时
污染
弄脏
房间
间或
矿井
《漢語大詞典》:
纳新吐故(納新吐故)
犹吐故纳新。吸入新鲜的吐弃陈旧的。语出
《
庄子·刻意
》
:“吹呴呼吸,吐故纳新。” 元
辛文房
《
唐才子传·吕岩
》
:“不损上药,愈益下田,熊经鸟伸,纳新吐故,无七情以夺魂魄,无百虑以煎肺肝。” 元
王祯
《农书》
卷十六:“徇公灭私,乃为而勿有;纳新吐故,亦用当其无。” 明
梅鼎祚
《玉合记·入道》
:“他教我纳新吐故,却老还童。”
分類:
吐故纳新
吸入
新鲜
陈旧
《漢語大詞典》:
蔫食
不新鲜的食物。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
卷二:“其俗无主客,客至张幙,輒走乞蔫食。”
分類:
新鲜
食物
《漢語大詞典》:
腒雉
晒干的雉和新鲜的雉。
《
仪礼·士相见礼
》
:“士相见之礼,挚,冬用雉,夏用腒。” 郑玄 注:“夏用腒,备腐臭也。” 贾公彦 疏引
《
周礼·天官·庖人
》
郑 注:“腒,干雉。”
《
仪礼·士相见礼
》
:“冬时虽死,形体不异,故存本名,称曰雉;夏为乾腒,形体异,故变本名,称曰腒也。” 汉
应劭
《风俗通·愆礼·太原郝子廉》
:“士相见之礼,贄用腒雉,受而不拒,而交答焉。”
分類:
新鲜
《國語辭典》:
屡见不鲜(屢見不鮮)
拼音:
lǚ jiàn bù xiān
常常见到,并不新奇。参见「数见不鲜」条。如:「这种怪异的发型流行久了,也就屡见不鲜,见怪不怪了。」
分類:
见到
新鲜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