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新闻(新聞)  拼音:xīn wén
1.报纸、广播、电视、网际网路、新媒体等对任何足以引起民众兴趣或产生影响的事件,所作的最新而及时的报导。其形式包括消息、通讯稿、特写、调查报告、图片、影音、视讯等。
2.新近听说的事。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事情。唐。李咸用 春日喜逢乡人刘松诗:「旧业久抛耕钓侣,新闻多说战争功。」元。杨梓《敬德不伏老》第三折:「新闻到没有,闻得高丽国差铁肋金牙下战书来,单奈尉迟出马。」
3.新知识。宋。苏轼〈次韵高要令刘湜峡山寺见寄〉诗:「新闻妙无多,旧学闲可束。」
《漢語大詞典》:头版新闻(頭版新聞)
指载于报纸第一版的重要消息。 邓友梅 《追赶队伍的女兵们》十:“但是请律师、上法庭,一时就成了小报的头版新闻。”
《國語辭典》:桃色新闻(桃色新聞)  拼音:táo sè xīn wén
不正当情爱关系的报导,也称为「绯闻」。
《漢語大詞典》:新闻公报(新聞公報)
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委托通讯社就重大事件或问题发表的新闻性的公告和声明。
《漢語大詞典》:新闻馆(新聞館)
报社。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新闻馆以报时事常变,物价低昂,只须实写,勿着一字浮文。” 郑观应 《盛世危言·学校》:“更有文会、夜学、印书会、新闻馆,别有大书院九处。”
《漢語大詞典》:新闻记者(新聞記者)
采访和撰写、报道新闻的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专职人员。 章炳麟 《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自兹以后,三段之文,五旌之教,愿以是遍告全国八面论师、新闻记者矣。” 老舍 《龙须沟》第三幕第二场:“ 赵大爷 ,您可预备好了哟,新闻记者一定会访问您!”
《漢語大詞典》:新闻篇(新聞篇)
报纸。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又由众下而达于上位,则上下情通,中无壅塞弄弊者,莫善于准卖新闻篇或暗柜也。”
《國語辭典》:新闻人物(新聞人物)  拼音:xīn wén rén wù
具有新闻价值,足以引起社会关注的人物。
《漢語大詞典》:新闻社(新聞社)
即通讯社。采访、搜集和向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提供新闻的机构。
《國語辭典》:新闻纸(新聞紙)  拼音:xīn wén zhǐ
1.一种生产量大、成本较低的印刷用纸。多以机械纸桨为原料,用长网机抄制,经纸机压光而成。油墨的吸收性良好,且两面皆可印刷,但易氧化而发黄变脆。包装分卷筒及平板两种,前者多用于印刷报纸,后者多用于印刷不拟长期保存的书刊。
2.报纸的旧称。
《国语辞典》:社会新闻(社会新闻)  拼音:shè huì xīn wén
新闻类别的一种,主要报导社会上所发生的种种事件,例如有关凶杀、抢劫、绑票等犯罪事件,和社区活动、慈善事业等人情趣味的报导。
《国语辞典》:软性新闻(软性新闻)  拼音:ruǎn xìng xīn wén
记者在报章上,用优美的文笔,委婉的记叙社会上临时发生的琐事趣闻,称为「软性新闻」。
《国语辞典》:国际新闻(国际新闻)  拼音:guó jì xīn wén
发生在本国以外地区的新闻。
《国语辞典》:国内新闻(国内新闻)  拼音:guó nèi xīn wén
发生于国内有关政治、经济、社会、娱乐等的重要消息。
《国语辞典》:花边新闻(花边新闻)  拼音:huā biān xīn wén
登在报纸上,较不重要而富有趣味的新闻,多为绯闻。常在其四周饰以花边线条,以引人注意,故称为「花边新闻」。也称为「花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