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弥文(彌文)
(1).弥加文饰。多指礼制。《汉书·扬雄传上》:“或称 戏 农 ,岂或帝王之弥文哉?” 颜师古 注:“言俭质者皆举 伏戏 、 神农 为之首,是则岂为后代帝王弥加文饰乎?” 宋 王安石 《枢密使张昇封赠三代制·嫡母》:“先王制礼,及后世而弥文。顾所以顺理而即人情,古今一也。”
(2).指后人理想化了的古代礼制或繁复琐细的礼数。 明 杨慎 《封建》:“三朝之制殆为虚设,九伐之典亦是弥文,则封建非圣人意明矣。”
(3).谓夸饰之辞。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中》:“凡浮屠之説,类涉夸大者,率中华之人演译之。最先《四十二章》,平实彰显;及《心经》等,总之谭理,何尝有一切弥文;《金刚》、《圆觉》,不失渊眇。”
(4).谓富于文采。 宋 苏辙 《乞御制集叙状》:“臣等恭惟 神宗皇帝 天纵弥文,神授英略,词章渊妙,不学而能,筹策纵横,絶人远甚。”
(2).指后人理想化了的古代礼制或繁复琐细的礼数。 明 杨慎 《封建》:“三朝之制殆为虚设,九伐之典亦是弥文,则封建非圣人意明矣。”
(3).谓夸饰之辞。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中》:“凡浮屠之説,类涉夸大者,率中华之人演译之。最先《四十二章》,平实彰显;及《心经》等,总之谭理,何尝有一切弥文;《金刚》、《圆觉》,不失渊眇。”
(4).谓富于文采。 宋 苏辙 《乞御制集叙状》:“臣等恭惟 神宗皇帝 天纵弥文,神授英略,词章渊妙,不学而能,筹策纵横,絶人远甚。”
《漢語大詞典》:情文
(1).质与文。犹言内容与形式。《荀子·礼论》:“故至备,情文俱尽;其次,情文代胜。” 杨倞 注:“情,谓礼意,丧主哀,祭主敬之类;文,谓礼物、威仪也。”
(2).指精神和物质。 宋 岳飞 《辞例赐银绢札子》:“臣遭遇圣眷,至厚至深,既擢任於枢庭,又锡賚以多物,内外情文,靡所不尽。”
(3).谓情思与文采。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孙子荆 除妇服,作诗以示 王武子 。 王 曰:‘未知文生於情,情生於文,览之悽然,增伉儷之重。’”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吴梅村诗》:“有意处则情文兼至,姿态横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十:“前年,蒙其在 西藏 军中通书问讯,见怀四诗,情文双美。”
(4).指倾注思想感情的诗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花月痕》第五回:“﹝ 韦痴珠 ﹞誊毕,想到这段情文,已极哀艳了!近来四六家,那有此副笔墨?”
(2).指精神和物质。 宋 岳飞 《辞例赐银绢札子》:“臣遭遇圣眷,至厚至深,既擢任於枢庭,又锡賚以多物,内外情文,靡所不尽。”
(3).谓情思与文采。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孙子荆 除妇服,作诗以示 王武子 。 王 曰:‘未知文生於情,情生於文,览之悽然,增伉儷之重。’”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吴梅村诗》:“有意处则情文兼至,姿态横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十:“前年,蒙其在 西藏 军中通书问讯,见怀四诗,情文双美。”
(4).指倾注思想感情的诗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花月痕》第五回:“﹝ 韦痴珠 ﹞誊毕,想到这段情文,已极哀艳了!近来四六家,那有此副笔墨?”
《漢語大詞典》:炳炳
(1).光彩照耀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宛宛黄龙,兴德而升,采色玄耀,炳炳辉煌。”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下:“共会於 国忠 宅,将同入禁中,炳炳照灼,观者如堵。”《说岳全传》第六回:“五星炳炳聚奎边,多士昂昂气象鲜。”
(2).昭明貌。 唐 孙樵 《寓汴州观察判官书》:“执事三从事 卢公 ,其所以佐 卢公 使炳炳不磨於世者, 襄阳 南渡之民,皆能道之。” 宋 陈亮 《祭宗式之文》:“我脱囚繫,理亦炳炳。” 清 龚自珍 《武显将军福建海坛镇总兵官丁公神道碑铭》:“再告下车者曰:是百战百克而无炳炳於时者。”
(3).指文采鲜明。 唐 张说 《处士元公碣铭》:“嗟我处士,炳炳其文。” 明 宋濂 《国朝名臣序颂·窦文正公默》:“有卓 竇公 ,誾誾而驯,雍雍而惇,炳炳而文。”
(2).昭明貌。 唐 孙樵 《寓汴州观察判官书》:“执事三从事 卢公 ,其所以佐 卢公 使炳炳不磨於世者, 襄阳 南渡之民,皆能道之。” 宋 陈亮 《祭宗式之文》:“我脱囚繫,理亦炳炳。” 清 龚自珍 《武显将军福建海坛镇总兵官丁公神道碑铭》:“再告下车者曰:是百战百克而无炳炳於时者。”
(3).指文采鲜明。 唐 张说 《处士元公碣铭》:“嗟我处士,炳炳其文。” 明 宋濂 《国朝名臣序颂·窦文正公默》:“有卓 竇公 ,誾誾而驯,雍雍而惇,炳炳而文。”
《漢語大詞典》:垂文
(1).留下文章。《楚辞·刘向〈九叹·逢纷〉》:“遭纷逢凶蹇离尤兮,垂文扬采遗将来兮。” 王逸 注:“将垂典雅之文,扬美藻之采,以遗将来贤君,使知己志也。”
(2).指留传下来的文字。《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序〉》:“思 衞 鼎之垂文,想 晋 钟之遗则。” 吕延济 注:“ 衞 大夫 孔悝 有大功,铭之於鼎。垂文则铭之字也。” 宋 叶适 《除华文阁侍制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谢皇太子笺》:“ 涇 舟咏雅,犹存飞跃之餘; 舜 阁垂文,復纪賡歌之盛。”
(3).焕发文采。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九旒之冕,散耀垂文。”
(4).谓饰以文采。《文选·嵇康〈琴赋〉》:“华绘彫琢,布藻垂文。” 张铣 注:“皆谓文采饰也。”
(2).指留传下来的文字。《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序〉》:“思 衞 鼎之垂文,想 晋 钟之遗则。” 吕延济 注:“ 衞 大夫 孔悝 有大功,铭之於鼎。垂文则铭之字也。” 宋 叶适 《除华文阁侍制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谢皇太子笺》:“ 涇 舟咏雅,犹存飞跃之餘; 舜 阁垂文,復纪賡歌之盛。”
(3).焕发文采。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九旒之冕,散耀垂文。”
(4).谓饰以文采。《文选·嵇康〈琴赋〉》:“华绘彫琢,布藻垂文。” 张铣 注:“皆谓文采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