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蔚然  拼音:wèi rán
茂盛的样子。唐。柳宗元 袁家渴记:「有小山出水中,山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
《漢語大詞典》:弥文(彌文)
(1).弥加文饰。多指礼制。汉书·扬雄传上:“或称 戏 农 ,岂或帝王之弥文哉?” 颜师古 注:“言俭质者皆举 伏戏 、 神农 为之首,是则岂为后代帝王弥加文饰乎?” 宋 王安石 《枢密使张昇封赠三代制·嫡母》:“先王制礼,及后世而弥文。顾所以顺理而即人情,古今一也。”
(2).指后人理想化了的古代礼制或繁复琐细的礼数。 明 杨慎 《封建》:“三朝之制殆为虚设,九伐之典亦是弥文,则封建非圣人意明矣。”
(3).谓夸饰之辞。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中:“凡浮屠之説,类涉夸大者,率中华之人演译之。最先《四十二章》,平实彰显;及心经等,总之谭理,何尝有一切弥文;《金刚》《圆觉》,不失渊眇。”
(4).谓富于文采。 宋 苏辙 《乞御制集叙状》:“臣等恭惟 神宗皇帝 天纵弥文,神授英略,词章渊妙,不学而能,筹策纵横,絶人远甚。”
《漢語大詞典》:不文
(1).不加修饰。孝经·丧亲:“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 邢昺 疏:“不文,不为文饰。”
(2).引申为无文采。 清 谭献 《〈金元诗录〉序》:“ 宋 诗弇陋,言之不文。” 章炳麟 《序〈革命军〉》:“﹝ 邹容 ﹞示余曰:‘欲以立懦夫,定民志,故辞多恣肆,无所回避,然得无恶其无文耶?’”
(3).不崇尚文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铨赋:“ 秦 世不文,颇有杂赋。”
(4).对自己的谦称,犹不才。 明 宋濂 《吴公行状》:“不文幸获受知於公,虽契家子姓特容以宾礼见义,固不敢辞。” 清 邹容 《〈革命军〉自序》:“不文之生,居於 蜀 十有六年。”
《國語辭典》:词藻(詞藻)  拼音:cí zǎo
1.经过修饰的精美词语,常指引用的典故或诗文中现有的词语。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潘安仁之词藻,徒增哀怨。」《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这些话是教养题目文章里的词藻,他竟拿著当了真,惹的上司不喜欢,把个官弄掉了!」也作「辞藻」。
2.书名。清朝彭孙遹撰,四卷。论唐宋以来诸家词,并拈取其名篇佳句,品其短长。
《国语辞典》:多文  拼音:duō wén
富有文采。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徵圣》:「郑伯入陈,以文辞为功;宋置折俎,以多文举礼。」
《國語辭典》:报章(報章)  拼音:bào zhāng
1.酬答的书信或诗文。南朝齐。谢朓酬德赋〉:「方含毫而报章,迫纷埃之东鹜。」
2.报纸的通称。如:「报章杂志」。《清史稿。卷二四。德宗本纪二》:「戊子,诏大索康有为、梁启超,毁所著书,阅其报章者并罪之。」
《漢語大詞典》:情文
(1).质与文。犹言内容与形式。荀子·礼论:“故至备,情文俱尽;其次,情文代胜。” 杨倞 注:“情,谓礼意,丧主哀,祭主敬之类;文,谓礼物、威仪也。”
(2).指精神和物质。 宋 岳飞 《辞例赐银绢札子》:“臣遭遇圣眷,至厚至深,既擢任於枢庭,又锡賚以多物,内外情文,靡所不尽。”
(3).谓情思与文采。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孙子荆 除妇服,作诗以示 王武子 。 王 曰:‘未知文生於情,情生於文,览之悽然,增伉儷之重。’”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吴梅村诗:“有意处则情文兼至,姿态横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十:“前年,蒙其在 西藏 军中通书问讯,见怀四诗,情文双美。”
(4).指倾注思想感情的诗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花月痕》第五回:“﹝ 韦痴珠 ﹞誊毕,想到这段情文,已极哀艳了!近来四六家,那有此副笔墨?”
《國語辭典》:贝锦(貝錦)  拼音:bèi jǐn
像贝壳一样的锦文。《诗经。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文选。左思。蜀都赋》:「贝锦斐成,濯色江波。」
《漢語大詞典》:文光
(1).错杂的波光。 唐 李贺 《竹》诗:“入水文光动,抽空緑影春。”
(2).绚烂的文采。 元 鲜于必仁 《折桂令·李翰林》曲:“五花马三春帝乡,千金裘万丈文光。” 清 黄遵宪 《岁暮怀人》诗:“ 赤嵌 城高海色黄,乍销兵气变文光。”
(3). 西汉 文帝 和 东汉 光武帝 的合称。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鉴 武 穆 ,宪 文 光 。” 李周翰 注:“ 文帝 、 光武 为宪法也。”
《國語辭典》:芊绵(芊綿)  拼音:qiān mián
草木繁衍、茂盛的样子。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孤岸竦秀,长洲芊绵。」也作「千眠」、「阡眠」、「芊眠」。
《漢語大詞典》:炳炳
(1).光彩照耀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宛宛黄龙,兴德而升,采色玄耀,炳炳辉煌。”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下:“共会於 国忠 宅,将同入禁中,炳炳照灼,观者如堵。”《说岳全传》第六回:“五星炳炳聚奎边,多士昂昂气象鲜。”
(2).昭明貌。 唐 孙樵 《寓汴州观察判官书》:“执事三从事 卢公 ,其所以佐 卢公 使炳炳不磨於世者, 襄阳 南渡之民,皆能道之。” 宋 陈亮 《祭宗式之文》:“我脱囚繫,理亦炳炳。” 清 龚自珍 《武显将军福建海坛镇总兵官丁公神道碑铭》:“再告下车者曰:是百战百克而无炳炳於时者。”
(3).指文采鲜明。 唐 张说 《处士元公碣铭》:“嗟我处士,炳炳其文。” 明 宋濂 《国朝名臣序颂·窦文正公默》:“有卓 竇公 ,誾誾而驯,雍雍而惇,炳炳而文。”
《國語辭典》:涣然(渙然)  拼音:huàn rán
1.离散的样子。《汉书。卷二三。刑法志》:「事小敌脆,则媮可用也;事钜敌坚,则涣然离矣。」
2.形容疑虑、积郁等消除。唐。李翱 祭中书韦相公文:「飘沦八年,颠白成翁。幽蛰忽发,涣然启蒙。」
3.有文采的样子。三国魏。阮籍通易论〉:「顺而应人,涣然成章。」
4.出汗的样子。《文选。魏。嵇康。养生论》:「夫服药求汗,或有弗获;而愧情一集,涣然流离。」
5.更新的样子。《三国志。卷二五。魏书。高堂隆传》:「愿陛下少垂省览,涣然改往事之过谬,勃然兴来事之渊塞。」唐。陆贽收河中后请罢兵状〉:「德音涣然,与之更始。」
《漢語大詞典》:摛文
铺陈文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八音摛文,树辞为体。” 宋 陆游 《老病追感壮岁读书之乐作短歌》:“探义剧攻玉,摛文笑雕龙。” 明 何景明 《六子诗》:“摛文固无匹,投义罕比肩。”
《漢語大詞典》:雕甍(彫甍)
雕镂文采的殿亭屋脊。 唐 虞世南 《怨歌行》:“紫殿秋风冷,彫甍白日沉。”
《漢語大詞典》:垂文
(1).留下文章。《楚辞·刘向〈九叹·逢纷〉》:“遭纷逢凶蹇离尤兮,垂文扬采遗将来兮。” 王逸 注:“将垂典雅之文,扬美藻之采,以遗将来贤君,使知己志也。”
(2).指留传下来的文字。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序〉:“思 衞 鼎之垂文,想 晋 钟之遗则。” 吕延济 注:“ 衞 大夫 孔悝 有大功,铭之於鼎。垂文则铭之字也。” 宋 叶适 《除华文阁侍制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谢皇太子笺》:“ 涇 舟咏雅,犹存飞跃之餘; 舜 阁垂文,復纪賡歌之盛。”
(3).焕发文采。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九旒之冕,散耀垂文。”
(4).谓饰以文采。文选·嵇康〈琴赋〉:“华绘彫琢,布藻垂文。” 张铣 注:“皆谓文采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