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55,分71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平衍
出书
自序
文囿
笔橐
九辩
磨琢
点墨
捧读
华靡
芜词
文谟
就正
提笔
全文
《國語辭典》:平衍  拼音:píng yǎn
平坦宽广。汉。张衡〈南都赋〉:「上平衍而旷荡,下蒙笼而崎岖。」《喻世明言。卷八。吴保安弃家赎友》:「李蒙心中大疑,传令暂退平衍处屯扎,一面寻觅土人,访问路径。」
《国语辞典》:出书(出书)  拼音:chū shū
1.将个人的文章、论著等汇整、编订成书册发行。如:「他把几年来发表的短篇散文集结出书。」《儒林外史》第一八回:「发样的时候再请一回,出书的时候又请一回。」
2.印制发行书册。如:「这家书店,今年度出书特多。」《文明小史》第三四回:「这部书没有什么道理,上海已有人译过了,不久就要出书的,劝你不必做这买卖。」
《國語辭典》:自序  拼音:zì xù
作文自述其生平,或自道著作旨趣。如:「太史公自序」。也作「自叙」。
《漢語大詞典》:文囿
(1).文章园地。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余监抚餘閒,居多暇日,歷观文囿,泛览辞林。” 唐 骆宾王 《上郭赞府启》:“又以家传素业,弋书林而骋志;少奉庭训,践文囿以渔魂。” 明 方孝孺 《悯知赋》:“博载籍之渊粹兮,骋俊力於文囿。”
(2).指文学之士。《文选·范晔〈乐游应诏诗〉》:“轩驾时未肃,文囿降照临。” 吕延济 注:“文囿,谓文学之士。”
《漢語大詞典》:笔橐(筆橐)
笔囊;携带文具用的袋子。喻文学侍臣或文章渊薮。 元 刘壎 隐居通议·骈俪:“ 去非 《贺曾仲实侍郎三除江西运使》有曰……某官 元丰 故家, 端平 诸老, 甘泉 笔橐,儼父子之后先;緑野园林,繫朝廷之轻重。”
《國語辭典》:九辩(九辯)  拼音:jiǔ biàn
1.夏代的乐曲。《楚辞。屈原。离骚》:「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汉。王逸。注:「九辩,九歌,禹乐也。」
2.《楚辞》篇名。王逸以为乃屈原弟子宋玉悯其师忠而遭逐,故作〈九辩〉以述其志。
《漢語大詞典》:磨琢
犹琢磨。亦喻品德、文章的磨砺修饰。 宋 曾巩 《喜二弟侍亲将至》诗:“政如 鲁 卫 各驰骋,文似 机 云 饱磨琢。”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六:“ 雍 乾 以还,词人林立,如 南薌 、 橙里 辈,非无磨琢之工,而卒不能超然独絶者,皆苦不知本原所在。” 秦牧 《艺海拾贝·镜子》:“十七世纪初,一个 荷兰 的磨琢镜片的工匠,一天到晚把厚厚薄薄的玻璃,磨成了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透镜。”
《漢語大詞典》:点墨(點墨)
(1).比喻极少的文化。《古尊宿语录》卷十二:“眼里有瞳人,肚中无点墨。”
(2).以笔濡墨圈点文章。《花月痕》第十一回:“ 謖如 又赠了一辆高鞍车,一匹青骡,这日正在研朱点墨,忽节度衙门送到自京递来家信,好不欢喜。”
《國語辭典》:捧读(捧讀)  拼音:pěng dú
拜读。《六部成语注解。吏部》:「捧读之下:前事覆奏,摺内或称:『臣于某日接奉上论,捧读之下,钦感难名。』」《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虞博士道:『足见年兄才名,令人心服。若有诗赋古文更好了,容日细细捧读。——令堂可曾旌表过了么?』」
分類:敬辞文章
《國語辭典》:华靡(華靡)  拼音:huá mǐ
华美奢侈。《文选。曹植。求自试表》:「目极华靡,耳倦丝竹者,爵重禄厚之所致也。」《宋史。卷三三六。司马光传》:「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
《漢語大詞典》:芜词(蕪詞)
芜杂之词。常用作对自己文章的谦称。 宋 赵令畤 《商调蝶恋花》词:“奉劳歌伴,先定格调,后听芜词。”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一折:“芜词拙笔,徒污仙眼耳。”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八:“假令 简斋 当日,删尽芜词,仅存其精者百餘首,传至今日,正勿谓不逮 阮亭 、 竹垞 诸公也。” 刘师培 文说·记事:“推之《神农本草》《黄帝内经》,简要详博,不杂芜词。”
《漢語大詞典》:文谟(文謨)
文章谋略。 明 方孝孺 《倭研铭》:“产乎夷,成乎琢。宣文謨,佐帷幄。”
分類:文章谋略
《國語辭典》:就正  拼音:jiù zhèng
1.语本《论语。学而》:「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指向人讨教,请求指正。《聊斋志异。卷五。郭生》:「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
2.归于正道。《三国志。卷八。魏书。公孙度传》「渊遣使南通孙权,往来赂遗」句下裴松之注引《魏略》:「反邪就正以建大功,福莫大焉。」
《國語辭典》:提笔(提筆)  拼音:tí bǐ
1.执笔。宋。王禹偁 送郝校书从事相州诗:「提笔从戎别帝乡,官清兼领校书郎。」
2.写作。如:「久未提笔,而今急就成章,深恐辞不达意。」
分類:提笔文章
《漢語大詞典》:全文
整篇文章。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开赵埋铭》:“《关志》於 宋 镇东将僉判 王斗文 墓志、 定城 令 赵用塘 志,皆载全文。” 茅盾 《子夜》一:“余既镌印 文昌帝君 太上感应篇十万部,广布善缘,又手录全文。”
分類:全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