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保残守缺(保殘守缺)  拼音:bǎo cán shǒu quē
固守旧有的事物或思想,而不知改进变通。《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也作「抱残守缺」、「补残守缺」。
《漢語大詞典》:邓小平文选
邓小平的主要著作集。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共三卷。1989-1993年出版。收入1938-1992年2月的著作二百零五篇。是邓小平理论的集中体现。
《漢語大詞典》:笯赤建国(笯赤建國)
古代西域国名。穆斯林地理文献作Nujakath,Nujikath或Nūjkath,意为“新城”。约在今 中亚 塔什干 地区的 汗阿巴德 。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笯赤建国:“ 笯赤建国 周千餘里,地沃壤,备稼穡,草木鬱茂,华果繁盛,多蒲萄,亦所贵也。”
《國語辭典》:石室金匮(石室金匱)  拼音:shí shì jīn guì
古代国家秘藏重要文书的地方。《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迁为太史令,䌷史记、石室金匮之书。」也作「金匮石室」。
《國語辭典》:金匮石室(金匱石室)  拼音:jīn guì shí shì
古代国家秘藏重要文书的地方。《汉书。卷一。高帝纪下》:「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宋。陆游 会稽志序:「上参禹贡,下考太史公及历代史金匮石室之藏,旁及《尔雅》、《本草》、《道释》之书。」也作「石室金匮」。
《漢語大詞典》:毛泽东文集
毛泽东的主要著作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1993年起陆续出版。收入《毛泽东选集》以外的1921-1976年的重要文章、讲话、电报、书信、调查报告、新闻稿、谈话、讲话提纲、批示、批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