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文象
(1).日月星辰变化的迹象。后汉书·襄楷传:“臣闻皇天不言,以文象设教。”宋书·律历志中:“璇璣不正,文象不稽。” 宋 苏舜钦 《代人上申公祝寿》诗:“天为移文象,人思奉典型。”
(2).文物典章制度。 晋 傅玄 《朝会赋》:“仰二皇之文象,咏帝德乎上系。”
(3).文字。以象形字最原始,故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夫文象列而结绳移,鸟跡明而书契作。”
《國語辭典》:雷琴  拼音:léi qín
乐器名。(1)弹拨乐器。称唐代雷俨、雷威、雷霄等名匠所造的七弦琴为「雷琴」。(2)擦弦乐器。铜制琴筒,前口蒙蟒皮,琴杆与弦轴为硬木制成,张弦两根,五度定弦。以马尾弓拉奏。音量较大,音色柔和圆润。
分類:文物
《漢語大詞典》:朝物
朝仪文物。后汉书·明帝纪赞:“备章朝物,省薄坟陵。” 李贤 注:“朝物,谓朝仪文物也。”
分類:朝仪文物
《国语辞典》:典藏  拼音:diǎn cáng
书籍、文物的收藏。如:「国家图书馆典藏了许多宋元的珍本。」
《漢語大詞典》:佳丽城(佳麗城)
指风光绮丽、文物荟萃的名城。 南朝 梁元帝 《刘生》诗:“结交 李都尉 ,遨游佳丽城。” 唐 李白 《赠昇州王使君忠臣》诗:“六代帝王国,三 吴 佳丽城。”
《國語辭典》:橱窗(櫥窗)  拼音:chú chuāng
1.百货公司或一般商店展示与陈列货物的玻璃橱匮。如:「橱窗设计」。
2.泛指一般展示用的橱匮。如:「文化橱窗」、「交通建设橱窗」。
3.大陆地区比喻反映事物面貌的媒介。
《國語辭典》:秦俑  拼音:qín yǒng
秦代用来殉葬的陶偶。如秦始皇陵(陕西临潼)东侧所出土的数千件排列有序、体型高大的陶塑兵马俑,及西侧的两乘铜车马,兵马雄健昂扬,人物神情生动,雕塑手法十分细腻,其中当年彩绘的色泽仍依稀可见。具有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如:「近年挖掘出来的秦俑,显示秦代在雕塑艺术及冶铸技术上已有高度成就。」
《國語辭典》:圣品(聖品)  拼音:shèng pǐn
同类物品中最好、最有功效的。如:「美容圣品」、「养颜圣品」。
《国语辞典》:莫高窟  拼音:mò gāo kū
地名。位于甘肃省敦煌县鸣沙山。内藏丰富文物,对中国佛教、文学、艺术贡献颇大。参见「敦煌石室」条。
《漢語大詞典》:艺文监(藝文監)
官署名。 元文宗 时置,掌校刊图书、翻译典籍及鉴审文物之职。所属有监书博士及艺林库、广成局各官。后改称崇文监。元史·百官志四:“艺文监,专以国语敷译儒书,及儒书之合校讎者俾兼治之。”
《國語辭典》:拓片  拼音:tà piàn
将碑刻、金石文物等上面的字画、图案拓印下来,成为单页的纸片,称为「拓片」。如:「甲骨拓片」。
《国语辞典》:纷如烟(纷如烟)  拼音:fēn rú yān
纷如云烟。比喻众多。唐。皮日休〈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过有褒美内揣庸陋弥增愧悚因成一千言上述吾唐文物之盛次叙相得之欢亦迭和之微旨也〉诗:「自开元至今,宗社纷如烟。」
《國語辭典》:博物馆(博物館)  拼音:bó wù guǎn
一种陈列各式各样物品,并永久保存及研究的场所。参见「博物院」条。
《漢語大詞典》: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收藏、研究和展览中国人民革命武装斗争文物、史料及中国历代军事历史的机构。1959年建成于北京。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设有陈列馆、陈列广场和电影馆等。
《漢語大詞典》:周口店遗址(周口店遺址)
中国 旧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周口店 的 龙骨山 ,在 北京市 西南约48公里,1927年开始发掘,是中国猿人和山顶洞人化石的发现地。曾陆续发现许多人类化石、石器和古生物化石,是研究人类发展史和 中国 原始社会史的极其珍贵的资料。解放后在该处建立展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