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4,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东方朔
词学
形象
仙尉
左思
披文
谢庄
禁密
文囿
笔橐
文才
蔡中郎
托体
孤峭
最上乘
《漢語大詞典》:东方朔
(前154-前93)西汉文学家。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人。武帝时为太中大夫。性格诙谐滑稽。善辞赋,名篇有《答客难》
《國語辭典》:词学(詞學)  拼音:cí xué
专门研究词的起源、流变、格律、派别、评论、作法等的学问。如近人吴梅有《词学通论》。
《國語辭典》:形象  拼音:xíng xiàng
1.形状、外貌。《淮南子。兵略》:「天化育而无形象,地生长而无计量。」《聊斋志异。卷一二。公孙夏》:「字讹误不成形象!此市侩耳,何足以任民舍。」也作「形相」、「形像」。
2.由一个人的内涵作为,所呈现出来的风格、特色。如:「他在小说中所塑造的英雄形象,颇引起读者的共鸣。」
3.对实体而言。因美之所在,不在实体,而在实体的形象,此形象即出自实体的模仿,而不为实体所限定,乃经心中的醇化而生者。
《漢語大詞典》:仙尉
亦作“僊尉”。 汉 梅福 的美称。 梅 字 子真 ,为郡文学,补 南昌 尉。后归里,一旦弃妻子去,传以为仙,故称。见《汉书·梅福传》。 前蜀 韦庄 《南昌晚眺》诗:“ 南昌 城郭枕江烟, 章水 悠悠浪拍天。芳草緑遮僊尉宅,落霞红衬贾人船。”僊,一本作“ 仙 ”。后亦以“仙尉”为县尉的誉称。 唐 李白 《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诗:“仙尉 赵 家玉,英风凌四豪。”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县尉曰仙尉,盖用 梅福 尉 南昌 故事……或称县尉,则慊然为慢我,是皆习俗使然。” 清 金农 《元日过张少府小饮花下》诗:“仙尉逢 梅福 ,同为上日吟。”
《國語辭典》:左思  拼音:zuǒ sī
人名。(西元250~305)字太冲,西晋临淄人。出身寒门,仕进不得意。善文辞,以十年之力撰成〈三都赋〉,时人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其诗意气豪迈时含讽谕意味,笔力遒劲而有气势。
《國語辭典》:披文  拼音:pī wén
1.施以文采。晋。陆机〈文赋〉:「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悽怆。」
2.批阅文章。南朝齐。王俭〈褚渊碑文〉:「雅议于听政之晨,披文于宴私之夕。」
《漢語大詞典》:谢庄
(421-466)南朝宋文学家。字希逸,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官至金紫光禄大夫。能诗、赋,所作《月赋》为南朝咏物写景小赋的代表作。明人辑有《谢光禄集》
分類:宋文文学
《漢語大詞典》:禁密
(1).指宫廷秘密。三国志·魏志·杨阜传:“ 阜 又上疏欲省宫人诸不见幸者,乃召御府吏问后宫人数,吏守旧令,对曰:‘禁密不得宣露。’ 阜 怒,杖吏一百,数之曰:‘国家不与九卿为密,反与小吏为密乎?’”旧唐书·李德裕传:“访闻近日駙马輒至宰相及要官私第,此辈无他才伎可以延接,唯是洩漏禁密,交通中外,羣情所知,以为甚弊。”
(2).保守秘密。晋书·天文志上:“此则仪象之设,其来远矣,绵代相传,史官禁密,学者不覩,故宣、盖沸腾。”
(3).犹禁近。指宫中官署或文学近侍之臣。 唐 韩愈 《进撰平淮西碑文表》:“今词学之英,所在麻列……外之则宰相公卿、郎官博士,内之则翰林禁密、游谈侍从之臣,不可一二遽数。”旧唐书·令狐楚传:“时 李逢吉 作相,极力援 楚 ,以 李绅 在禁密沮之,未能擅柄。”
《漢語大詞典》:文囿
(1).文章园地。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余监抚餘閒,居多暇日,歷观文囿,泛览辞林。” 唐 骆宾王 《上郭赞府启》:“又以家传素业,弋书林而骋志;少奉庭训,践文囿以渔魂。” 明 方孝孺 《悯知赋》:“博载籍之渊粹兮,骋俊力於文囿。”
(2).指文学之士。《文选·范晔〈乐游应诏诗〉》:“轩驾时未肃,文囿降照临。” 吕延济 注:“文囿,谓文学之士。”
《漢語大詞典》:笔橐(筆橐)
笔囊;携带文具用的袋子。喻文学侍臣或文章渊薮。 元 刘壎 隐居通议·骈俪:“ 去非 《贺曾仲实侍郎三除江西运使》有曰……某官 元丰 故家, 端平 诸老, 甘泉 笔橐,儼父子之后先;緑野园林,繫朝廷之轻重。”
《國語辭典》:文才  拼音:wén cái
文学写作的才能。《后汉书。卷四八。应奉传》:「弟子玚、璩,并以文才称。」
《国语辞典》:蔡中郎  拼音:cài zhōng láng
东汉文学家蔡邕。参见「蔡邕」条。
《漢語大詞典》:托体(託體)
(1).寄附躯体。 汉 蔡邕 《为陈留太守上孝子状》:“乌以反哺,託体太阳;羔以跪乳,为贄国卿。”新唐书·后妃传上·文德长孙皇后:“妾託体紫宫,尊贵已极,不愿私亲更据权于朝。 汉 之 吕 霍 ,可以为诫。”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上:“弱质託体君子,今将娩矣。”
(2).比喻文学艺术上的师承渊源。 清 汪懋麟 《史淑时诗序》:“其七言歌行,託体 长吉 ,而音情駘荡又类 鲍明远 。” 清 周寿昌 《〈渐西村人初集〉叙》:“ 寿昌 偏耆攷订,少而学诗,託体不尊,老尤浅率。”
《國語辭典》:孤峭  拼音:gū qiào
性情不随流俗。《隋书。卷七八。艺术传。萧吉传》:「吉性孤峭,不与公卿相沉浮,又与杨素不协,由是摈落于世,郁郁不得志。」
《漢語大詞典》:最上乘
(1).佛教谓最高明圆满的教法。 唐 柳宗元 《永州龙兴寺修净土院记》:“上人者,修最上乘,解第一义。”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辩:“禪家者流,乘有小大,宗有南北,道有邪正,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
(2).借指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最上品。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二:“ 碧山 《齐天乐》诸闋,哀怨无穷,都归忠厚,是词中最上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