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2,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敬文
敬趋
私敬
大不敬
敬忌
敬明
敬羡
敬学
敬逊
合敬
施敬
后敬
谨敬
敬名
敬献
《漢語大詞典》:敬文
注重礼节、仪式。荀子·劝学:“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荀子·礼论:“故事生不忠厚、不敬文,谓之野;送死不忠厚、不敬文,谓之瘠。”
《韵府拾遗 虞韵》:敬趋(敬趋)
欧阳檐上郑相公书幸属昭代以此官人敬趋条目遂希铨择
《漢語大詞典》:私敬
对人的内心敬重。 南朝 梁 沈约 《奏弹奉朝请王希聃违假》:“幸齿朝班,私敬盖闕。”隋书·杨玄感传:“ 玄感 拜谢曰:‘不意陛下宠臣之甚,许以公廷获展私敬。’”
分類:内心敬重
《國語辭典》:大不敬  拼音:dà bù jìng
1.不敬天子的罪名,是旧刑律罪状之一。
2.非常不尊敬。如:「你对老人家如此怒言相向,真是大不敬!」
《漢語大詞典》:敬忌
谨慎而有所畏惧。书·康诰:“汝亦罔不克敬典,乃由裕民,惟 文王 之敬忌。” 蔡沉 集传:“敬则有所不忽,忌则有所不敢。”
《漢語大詞典》:敬明
谨慎严明。书·康诰:“王曰:‘呜呼! 封 ,敬明乃罚。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
分類:谨慎严明
《漢語大詞典》:敬羡(敬羨)
敬仰羡慕。 唐 白行简 《李娃传》:“虽前辈见其文,罔不敛衽敬羡,愿友之而不可得。”《初刻拍案惊奇》卷四:“ 程元玉 见説,不觉欢喜敬羡。他从小颇看史鉴,晓得有此一种法术。”
分類:敬仰羡慕
《高级汉语词典》:敬学
尊重学问
《漢語大詞典》:敬逊(敬遜)
敬慎谦逊。汉书·匡衡传:“温恭敬逊,承亲之礼也。”
分類:敬慎谦逊
《骈字类编》:合敬
礼记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合又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敬同爱矣
《漢語大詞典》:施敬
谓施行庄敬之教。礼记·檀弓下:“ 夏后氏 未施敬於民而民敬之,何施而得斯於民也?对曰:‘墟墓之间,未施哀於民而民哀;社稷宗庙之中,未施敬於民而民敬。’” 郑玄 注:“言民见悲哀之处则悲哀,见庄敬之处则庄敬,非必有使之者。”
分類:施行
《骈字类编》:后敬(后敬)
齐书礼志见前虔下下王子先笏赋见上圆
《漢語大詞典》:谨敬(謹敬)
谨慎诚敬。韩非子·内储说下:“ 无极 教 宛 曰:‘令尹甚傲而好兵,子必谨敬,先亟陈兵堂下及门庭。’”南史·羊玄保传:“ 孝武 即位,为金紫光禄大夫,以谨敬见知。” 宋 张载 《经学理窟·气质》:“若心但能弘大,不谨敬则不立;若但能谨敬而心不弘大,则入於隘,须宽而敬。”
分類:谨慎诚敬
《分类字锦》:敬名
礼记冠而字之敬其名也郑注重以未成人之时呼之
分类:
《高级汉语词典》:敬献  拼音:jìng xiàn
恭敬地送上
分类:敬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