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教派  拼音:jiào pài
宗教的派别。如:「各教派虽然教义有所不同,但劝人向善的目标却是相同的。」
《国语辞典》:路德教派  拼音:lù dé jiào pài
西元十六世纪初,由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在日耳曼北部创立的基督教新教派。他是新教中最大的一派,地区以今德国北部和北欧各国为主。也称为「路德会」、「路德教会」。
《国语辞典》:喀尔文教派(喀尔文教派)  拼音:kā ěr wén jiào pài
西元十六世纪初,西方宗教改革运动后,由法国宗教改革家喀尔文(John Calvin)于瑞士日内瓦所建立的新教派。主张克勤克俭、过自律而简朴的生活,实践圣经的教训。不久传至欧洲各国,在荷兰及苏格兰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教会。英国的长老会及移民北美的清教徒,均受其影响。
《國語辭典》:宗门(宗門)  拼音:zōng mén
1.宗族、家族。《后汉书。卷一六。邓禹传》:「康以太后久临朝政,宗门盛满,数上书长乐宫谏争。」
2.禅宗。宋。契嵩编《传法正宗论。卷下。第三编》:「古者谓禅门为宗门,此亦龙木祖师之意耳。亦谓吾宗门乃释迦文一佛教之大宗正趣矣。」
《國語辭典》:教门(教門)  拼音:jiào mén
1.宗派。唐。李华〈荆州南泉大云寺故兰若和尚碑〉:「或问:『南北教门,岂无差别?』对曰:『家家门外,有长安道。』」
2.教徒、信徒。《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大爷道:『我是教门,不用大荤。』」
3.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代称。
《國語辭典》:四果  拼音:sì guǒ
佛教修行者入圣道的四种果位。即须陀洹果(预流果)、斯陀含果(一来果)、阿那含果(不还果)、阿罗汉果四者。《中论》卷四:「如见苦不然,断集及證灭,修道及四果,是亦皆不然。」
《漢語大詞典》:开宗(開宗)
(1).开始建立一支父系家族。逸周书·文政:“ 管 蔡 开宗循王。” 孔晁 注:“二叔开其宗族,循 镐京 之政,言从化也。”
(2).开创某一教派或学派。 南朝 梁 沈约 《佛记序》:“开宗阐教,致之有渐。”
(3).指创立某一教派或学派的人。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 方耕 、 申受 为此派之开宗; 定庵 、 默深 为此派之巨子。”
(4).犹开头。 清 俞樾 《古文疑义举例·寓名例》:“且辞义血脉,文连旨环,而开宗题其端绪,餘章广而成之,非一问一答之势也。” 闻一多 《文学的历史动向》:“ 中国 ,和其馀那三个民族一样,在他开宗第一声歌里,便预告了他以后数千年间文学发展的路线。”
《國語辭典》:邪教  拼音:xié jiào
教义不纯正的宗教。《三国演义》第二九回:「昔交州刺史张津,听信邪教,鼓瑟焚香,常以红帕裹头,自称可助出军之威,后竟为敌军所杀。」《老残游记》第九回:「执其异端是说执行两头的意思,若异端当邪教讲,岂不两端要当桠槎教讲。」
《漢語大詞典》:显教(顯教)
能以语言文字阐明佛教教义的教派。与密教相对而言。天台、华严、净土诸宗属显教。 宋 赞宁 等宋高僧传·译经三·唐京师满月:“次一法轮者,即显教也,以 摩腾 为始祖焉。”
《漢語大詞典》:显密(顯密)
(1).谓官位显赫而参与机密。南史·谢晦传:“弟年始三十,志用凡近,位任显密,福过灾生。”
(2).指佛教显、密二教派。 宋 赞宁 等宋高僧传·译经三·唐京师满月:“此务所司,先宗译主,即賫叶之三藏明练显密二教者充之。” 清 龚自珍 《诵得生净土陀罗尼记数簿书后》:“显密不二门,此陀罗尼即一切陀罗尼,诵之即是诵大小《弥陀》诸经,即是诵《法华经》,亦即是诵一切经,十方三世佛经。”
《國語辭典》:律宗  拼音:lǜ zōng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以研习及传持戒律为主的宗派。可分成三系:一是道宣所传的南山宗。二是法砺所传的相部宗。三是怀素所传的东塔宗。后来相部、东塔两系逐渐衰微,只南山一系传承独盛,所以后来所谓的律宗,多指南山律宗。
《漢語大詞典》:外类(外類)
佛教徒称佛教以外的教派为外类。 汉 牟融 《理惑论》:“不可以所习为重,所希为轻,惑於外类,失於中情,立事不失道德,犹调弦不失宫商。”
《漢語大詞典》:教母
天主教、正教及新教某些教派新入教者接受洗礼时的女性监护人。也叫“代母”
《漢語大詞典》:杂教九流(雜教九流)
太平天囯 对基督教以外的宗教派别之称呼。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诸如杂教九流,将无作有;凡属妖头鬼卒,喉舌模糊。到处尽成荆棘,无往不是陷坑。”
《國語辭典》:太平道  拼音:tài píng dào
东汉末道教派别之一。钜鹿人张角以《太平经》一书的思想为根据,组织太平道,以法术授徒,兼画符诵咒为人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