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救助  拼音:jiù zhù
救援帮助。《战国策。燕策二》:「胡与越人,言语不相知,志意不相通,同舟而淩波,至其相救助如一也。」《水浒传》第二二回:「人都说仗义疏财,专一结识天下好汉,救助遭配的人,是个现世的孟尝君。」
《国语辞典》:贫民救助(贫民救助)  拼音:pín mín jiù zhù
为改善贫民生活所作的各项社会福利措施,如住宅配给、免费医疗,救济金等。
《国语辞典》:失业救助(失业救助)  拼音:shī yè jiù zhù
一种于劳工非自愿失业时,由政府提供短期生活补助费或津贴的救助措施。
《国语辞典》:社会救助(社会救助)  拼音:shè huì jiù zhù
社会行政机构或私立社会福利机构,对贫苦、失依、不幸或遭遇其他困难、无力自助之个人或家庭,所提供的经济援助或其他服务。也称为「社会救济」。
《国语辞典》:公共救助  拼音:gōng gòng jiù zhù
依《社会救助法》,社会救助内容包括生活扶助、医疗补助、急难救助及灾害救助;为照顾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及救助遭受急难或灾害者,并协助其自立,各级主管机关应设专责单位或置专责人员,执行有关社会救助业务。也称为「社会救助」。
《国语辞典》:现金救助(现金救助)  拼音:xiàn jīn jiù zhù
政府或私人对贫民或遭遇经济困难者,赠送现金,以维持他们生活上的需要。
《国语辞典》:救助金  拼音:jiù zhù jīn
救援济助的金钱。如:「他靠著政府发给的救助金,终于度过困境。」
《國語辭典》:存济(存濟)  拼音:cún jì
1.存活渡过。《喻世明言。卷八。吴保安弃家赎友》:「家中又无积蓄,挨到十年之外,衣单食缺,万难存济。」也作「存活」、「存坐」。
2.安宁、安稳。宋。秦观 促拍满路花。露颗添花色词:「不似寻常忆。忆后教人,片时存济不得。」
3.安顿、办法。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二折:「哎呀!这是明明的欺负俺高堂老母无存济。」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三折:「谁知有这日,生把俺七尺长躯打灭的无存济。」
《漢語大詞典》:相援
(1).相互引进。 宋 苏轼 《与李方叔书》:“古之君子,贵贱相因,先后相援,固多矣。”
(2).救助。《东周列国志》第二三回:“寡人相援不早,以致如此,罪在寡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凤:“卿果死,定不相援。”
《漢語大詞典》:拯济(拯濟)
救助;救济。后汉书·律历志中:“予末小子,託在於数终,曷以续兴,崇弘祖宗,拯济元元?” 唐 司空图 《泽州灵泉院记》:“弛心则若涸其中,用之则若涌於外,皆拯济之大权也。” 宋 苏轼 《再论积欠六事四事札子》:“臣知 杭州 日,预先奏乞下发运司,多糴米斛,以备来年拯济饥民。”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老母昔蒙拯济,今救君断骨之厄也。”
分類:救助救济
《國語辭典》:振救  拼音:zhèn jiù
救助、周济。《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且为后人之迷败倾覆而溺于难,则振救之。」《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烹灭彊暴,振救黔首,周定四极。」
《國語辭典》:津济(津濟)  拼音:jīn jì
1.渡口。《文选。颜延之。北使洛诗》:「伊谷绝津济,台馆无尺椽。」
2.渡河。《北史。卷六四。韦孝宽传》:「然彼五门,尤为险要,陈人若开塘放水,即津济路绝。」
3.救助、接济。南朝梁。简文帝〈大法颂〉:「九有倾心,十方草靡,如凭津济,咸赖归依。」
《國語辭典》:济助(濟助)  拼音:jì zhù
帮助。《元朝秘史》卷二:「我见你辛苦著来,所以济助做伴去。」
《漢語大詞典》:赒助(賙助)
救助。 宋 曾巩 《韩正彦仓部郎中制》:“仓庾赋入之政,禄廪賙助之法,臺郎典领,列於右曹。”
分類:救助
《漢語大詞典》:赈助(賑助)
救助。后汉书·任延传:“其贫无礼娉,令长吏以下各省奉禄以賑助之。”清史稿·选举志一:“岁给银六千两为讲课、桌饭、衣服、賑助之费。”
分類: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