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授手援溺  拼音:shòu shǒu yuán nì
伸出手去救援溺水的人。比喻救助陷于苦难的人。《三国志。卷一一。魏书。邴原传》裴松之注引〈原别传〉:「实望根矩,仁为己任,授手援溺,振民于难。」
《国语辞典》:濡沫涸辙(濡沫涸辙)  拼音:rú mò hé chè
比喻人同处困境,而互相以微力救助。参见「相濡以沫」条。《宣和画谱。卷九。龙鱼叙论》:「善画鱼龙海水,不为汀泞沮洳之陋、濡沫涸辙之游。」
《国语辞典》:海上救难(海上救难)  拼音:hǎi shàng jiù nàn
救助失踪、失联、失火、触礁、拦浅、翻覆、避难、机械故障漂流等事故的船舶。通常由具有专业设备和技术人员的船来担任这项工作。
《国语辞典》:扶危拯溺  拼音:fú wéi zhěng nì
扶助危难,拯救溺者。比喻救助别人的急难。《北史。卷一二。隋本纪。恭帝》:「相国唐王膺期命世,扶危拯溺,自北徂南,东征西怨。总九合于一匡,决百胜于千里。」唐。崔祐甫〈故常州刺史独孤公神道碑铭〉:「常州之义,笃于朋友,用之有恒,行之可久,扶危拯溺,尔身我手。」
《国语辞典》:公共救助  拼音:gōng gòng jiù zhù
依《社会救助法》,社会救助内容包括生活扶助、医疗补助、急难救助及灾害救助;为照顾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及救助遭受急难或灾害者,并协助其自立,各级主管机关应设专责单位或置专责人员,执行有关社会救助业务。也称为「社会救助」。
《国语辞典》:经世济民(经世济民)  拼音:jīng shì jì mín
治理世事,救助人民。如:「他抱持经世济民大志,所以忧以天下,乐以天下。」
《国语辞典》:捐躯济难(捐躯济难)  拼音:juān qū jì nàn
济,救助。捐躯济难指舍弃生命挽救国家危难。《三国志。卷一九。魏书。陈思王植传》:「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国语辞典》:救命之恩  拼音:jiù mìng zhī ēn
救助性命的恩情。《红楼梦》第六六回:「薛姨妈也不念旧事,只感救命之恩。」
《国语辞典》:济苦怜贫(济苦怜贫)  拼音:jì kǔ lián pín
救助同情贫苦的人。金。侯善渊〈沁园春。善惠谦柔〉词:「善惠谦柔,济苦怜贫,随方就圆。」
《国语辞典》:济贫拔苦(济贫拔苦)  拼音:jì pín bá kǔ
救助贫苦的人。《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二。维摩诘经讲经文》:「常行慈悲,济贫拔苦,归将有馀救不足者,将安乐施危厄者。」《三国演义》第一一回:「竺因此广舍钱财,济贫拔苦。」
分类:救助贫苦
《国语辞典》:患难相恤(患难相恤)  拼音:huàn nàn xiāng xù
遇到艰难困苦,则互相体恤救助。《东周列国志》第九○回:「今日但当刑牲歃血,誓于神明,结为兄弟,务期患难相恤。」
《国语辞典》:患难相死(患难相死)  拼音:huàn nàn xiāng sǐ
在艰困的处境中,不惜舍命相救助。《礼记。儒行》:「儒有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爵位相先也,患难相死也。」
《国语辞典》:矜贫恤独(矜贫恤独)  拼音:jīn pín xù dú
怜悯贫苦,救助孤独无依的人。《魏书。卷五四。高闾传》:「甄忠明孝,矜贫恤独,开纳谠言,抑绝谗佞。」
《国语辞典》:公益慈善团体(公益慈善团体)  拼音:gōng yì cí shàn tuán tǐ
为急难救助、扶弱济贫等公共利益服务而成立的社会团体。
《国语辞典》:紧急医疗救护网(紧急医疗救护网)  拼音:jǐn jí yī liáo jiù hù wǎng
当急难发生时,由接受报案、通报有关单位、现场抢救、紧急送医、医院连系等行动串接起来的有组织的救助行动系统。其中的抢救、送医都需有专业人员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