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78,分66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敏达
时敏
警敏
文敏
敏悟
聪敏
开敏
敏劭
才敏
敏行
敏求
敏给
谢不敏
敏学
敏强
《漢語大詞典》:敏达(敏達)
敏捷而通达。汉书·京房传:“ 淮阳王 上亲弟,敏达好政,欲为国忠。” 宋 曾巩 《戚元鲁墓志铭》:“ 元鲁 自少有大志,聪明敏达,好论当世事,能通其得失。” 清 毛祥麟 《对山馀墨·田臾传》:“然有口辨,作事敏达,析秋毫。特好游猎,驰逐狗马不少疲。”
分類:敏捷通达
《骈字类编》:时敏(时敏)
书说命惟学逊志务时敏厥修乃来
《漢語大詞典》:警敏
机警敏捷。新唐书·方技传·王远知:“ 远知 少警敏,多通书传,事 陶弘景 ,传其术,为道士。”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孙逖:“ 逖 , 博州 人。幼而有文,属思警敏,援笔成篇。”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二·慈安皇太后圣德:“ 西宫太后 性警敏,鋭於任事。”
《漢語大詞典》:文敏
(1).敏而有德。国语·晋语七:“公曰: 荀家 惇惠, 荀会 文敏, 黶 也果敢, 无忌 镇静,使兹四人者为之。”
(2).博学聪敏。 汉 蔡邕 《胡公碑》:“文敏畅乎庶事,密静周乎枢机。帝用嘉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刘 刁 礼吏而宠荣, 景纯 文敏而优擢。”
《漢語大詞典》:敏悟
(1).亦作“ 敏晤 ”、“ 敏寤 ”。犹聪明。梁书·萧洽传:“ 洽 幼敏寤,年七岁,诵楚辞略上口。”北齐书·文襄帝纪:“﹝ 高澄 ﹞就 杜询 讲学,敏悟过人, 询 甚叹服。”新唐书·白居易传:“ 居易 敏晤絶人,工文章。”新唐书·裴识传:“识字通理,性敏晤,凡经目未始忘。” 宋 苏舜钦 《广陵郡太君高氏墓志铭》:“夫人幼敏悟,闻人诵诗书,一过耳尽记不忘。”《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 东坡 听念,大惊道:‘吾妹敏悟,吾所不及!若为男子,官位必远胜于我矣。’”
(2).犹觉悟。 柔石 《为奴隶的母亲》:“这样,她也恍恍惚惚地敏悟:‘还是早些脱离罢,她简直探子一样地监视着我了。’”
《國語辭典》:聪敏(聰敏)  拼音:cōng mǐn
聪明、灵敏。《红楼梦》第四九回:「那宝琴年轻心热,且本性聪敏,自幼读书识字,今在贾府住了两日,大概人物已知。」
《國語辭典》:开敏(開敏)  拼音:kāi mǐn
开明通达。《汉书。卷八九。循吏传。文翁传》:「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馀人亲自饰厉。」《梁书。卷二五。周舍传》:「其学思坚明,志行开敏,劬劳机要,多历岁年,才用未穷,弥可嗟恸。」
《漢語大詞典》:敏劭
亦作“ 敏卲 ”。 谓才识敏捷美善。 宋 秦观 《代贺提刑启》:“器识深宏,材猷敏卲。”
《漢語大詞典》:才敏
才思敏捷。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诸葛瞻 ﹞工书画,彊识念, 蜀 人追思 亮 ,咸爱其才敏。” 宋 苏舜钦 《两浙路转运使司封郎中王公墓表》:“﹝ 王 ﹞刚峭善议论,才敏过人,临事敢决无所屈。” 清 昭梿 啸亭杂录·裘文达公:“上爱其才敏,倚若股肱。”
《漢語大詞典》:敏行
指勉力修身。语本《论语·里仁》:“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汉书·东方朔传:“此士所以日夜孳孳,敏行而不敢怠也。”
分類:勉力修身
《漢語大詞典》:敏求
勉力以求。语本论语·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刘宝楠 正义:“敏,勉也。言黽勉以求之者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好古敏求者,好古人之学而敏求此心之理耳。” 郭沫若 《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他的十五志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那个简略自传,也表示着他一生都在困学敏求当中过活。”
分類:勉力
《國語辭典》:敏给(敏給)  拼音:mǐn jǐ
思想行动敏捷,诸事皆能应付裕如。《史记。卷二。夏本纪》:「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
分類:敏捷
《漢語大詞典》:谢不敏(謝不敏)
因自己没有才智而辞谢。常用作谦词,表示婉言推辞。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赵文子 ﹞使 士文伯 谢不敏焉。” 唐 韩愈 《寄卢仝》诗:“买羊沽酒谢不敏,偶逢明月曜桃李。” 鲁迅 《华盖集·导师》:“要前进的青年们大抵想寻求一个导师。然而我敢说:他们将永远寻不到。寻不到倒是运气;自知的谢不敏,自许的果真识路么?”
《漢語大詞典》:敏学(敏學)
勤勉好学。 宋 范仲淹 《上张侍郎启》:“依经敏学,耻读非圣之书;约史徇名,勉附青云之士。” 宋 曾巩 《知制诰制一》:“某强识敏学,通于理要,砥节励行,忠篤不回。”
分類:勤勉好学
《漢語大詞典》:敏强
谓精明能干。 宋 曾巩 《工部侍郎制》:“某开达敏强,明习典故,冬官宠列,俾介厥司。”
分類:精明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