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3,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故志
训故
托故
托故
故州
故侯瓜
故约
故辙
虽故
义故
故犯
故邱
故语
故宇
故舍
《漢語大詞典》:故志
(1).古时的记载。指史书。国语·楚语上:“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者而戒惧焉。” 韦昭 注:“故志,谓所记前世成败之书。”
(2).本志,宿愿。《后汉书·郎顗传》:“若有德不报,有言不醻,来无所乐,进无所趋,则皆怀归藪泽,修其故志矣。”
《漢語大詞典》:训故(訓故)
即训诂。汉书·儒林传·丁宽:“作易説三万言,训故举大谊而已。” 王先谦 补注:“故詁字同。” 宋 洪适 《回霍新恩启》:“闻仁义道德之説,讲习渊源;识鸟兽草木之名,贯穿训故。”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程晋芳》:“君始为古文词,及官京师,与 笥河 师、 戴君 东原 游,乃治经,究心训故。”参见“ 训詁 ”。
分類:训诂
《國語辭典》:训诂(訓詁)  拼音:xùn gǔ
训,指用较通俗的话去解释某个字义,如人言为信。诂,指用当代的话去解释字的古义,或用普遍通行的话去解释方言的字义,如不聿为笔。训诂指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
《國語辭典》:托故(託故)  拼音:tuō gù
藉故。《西游记》第一八回:「三藏望行者急忙不来,心甚疑惑:不知是请菩萨不至?不知是行者托故而逃?」
分類:借口原因
《漢語大詞典》:托故
借口某种原因。 宋 文天祥 《绐北难》诗序:“于是托故,以来日同 吴丞相 渡 江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戒躁怒》:“保正 赵某 ,为之前导,所过村庄,多托故绕避,不为引视。” 鲁迅 《而已集·通讯》:“要我做序的书,已经托故取回。”
分類:借口原因
《漢語大詞典》:故州
指故乡。 明 何景明 《塘上行》:“客游在万里,日夕望故州。”
分類:故乡
《國語辭典》:故侯瓜  拼音:gù hóu guā
本指故侯召平所卖的瓜。参见「故侯」条。后比喻恬淡无争的生活。唐。王维老将行〉:「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分類:东陵瓜
《漢語大詞典》:故约(故約)
旧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李牧 至,如故约。”后汉书·南匈奴传:“北单于遣使诣闕贡献,愿和亲,脩 呼韩邪 故约。”
分類:旧约
《國語辭典》:故辙(故轍)  拼音:gù chè
旧有的车迹。比喻常规或旧法。《元史。卷一八六。陈祖仁传》:「当论其轻重强弱、远近先后,不宜胶于一偏,狃于故辙。」
分類:常规旧法
《國語辭典》:虽故(雖故)  拼音:suī gù
虽然。《金瓶梅》第七八回:「虽故还有些抛零一户,不在册者,乡民顽滑,若十分进徵紧了,等秤斛斗重,恐声口致起公论。」
分類:虽然
《國語辭典》:义故(義故)  拼音:yì gù
因恩情、道义相交往的老朋友。《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奴僮既众,义故门生数百,凿山浚湖,功役无已。」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父浑有令名,官至凉州刺史。浑薨,所历九郡义故,怀其德惠,相率致赙数百万,戎悉不受。」也作「义旧」。
《國語辭典》:故犯  拼音:gù fàn
故意犯罪。《书经。大禹谟》「宥过不大,刑故无小」句下汉。孔安国。传:「过误所犯,虽大必宥,不忌故犯,虽小必刑。」
《漢語大詞典》:故邱
见“ 故丘 ”。
《漢語大詞典》:故丘
亦作“ 故邱 ”。 家乡的山丘;故乡。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二:“一辞故国十经秋,每见秋瓜忆故丘。” 宋 苏辙 《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之八:“竿木常自随,何必返故邱。”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蜀晤》:“蠨蛸门户,烟霞故丘,荒芜围径,庭幃白头,鷫鸘裘冷,难过秋时候。” 清 钱谦益 《陆宣公墓道行》:“人言藁葬在 忠州 ,又云徵还返故邱。”
《漢語大詞典》:故语(故語)
典故成语。 明 杨慎 《〈风雅逸篇〉序》:“録古谚、古语、古言、鄙谚、图语、野语、俗语、故语、民语、不恭之语百五十条为第八卷。” 清 郑文焯 《鹤道人论词书》:“ 沈伯时 论词云:读 唐 诗多故语,多雅淡。 宋 人有隐括 唐 诗之例。”
分類:成语
《國語辭典》:故宇  拼音:gù yǔ
旧日休息居住的地方。《楚辞。屈原。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
《国语辞典》:故舍  拼音:gù shè
旧居。如:「自从搬入新房子后,故舍就租给别人了。」
分类:旧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