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3,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故家
故老
世故
多故
故应
何故
故自
无故
故交
有故
故臣
故君
故宫
故道
故常
《國語辭典》:故家  拼音:gù jiā
1.世代做官的人家。《孟子。公孙丑上》:「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
2.久居其地且有名声的家族。宋。张炎〈思佳客。梦里瞢腾说梦华〉词:「铜驼烟雨栖芳草,休向江南问故家。」也作「旧家」。
《國語辭典》:故老  拼音:gù lǎo
1.前朝年老之人。《文选。李密。陈情表》:「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2.年老有德的人。《诗经。小雅。正月》:「召彼故老,讯之占梦。」
《國語辭典》:世故  拼音:shì gù
1.泛指世间一切的事务。《列子。杨朱》:「卫端木叔者,子贡之世也。藉其先赀,家累万金。不治世故,放意所好。」《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机务缠其心,世故繁虑。」
2.熟习世俗人情习惯,待人处事圆通周到。《官场现形记》第六回:「其实有人孝敬他老人家,他的为人又极世故,一定必须要领人家情。」《文明小史》第三九回:「再者,世故熟悉,做得成事业,讲得来平权,再没有悍妒等类的性情。」
《國語辭典》:多故  拼音:duō gù
1.多患难。《国语。郑语》:「王室多故,余惧及焉。」汉。班彪〈北征赋〉:「揽余涕以于邑兮,哀生民之多故。」
2.多机巧伪诈。《淮南子。主术》:「是以上多故,则下多诈。」
《分类字锦》:故应(故应)
分类:通用
《國語辭典》:何故  拼音:hé gù
为了什么缘故。《文选。陆机。五等论》:「然周以之存,汉以之亡,夫何故哉?」《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又不曾盘问客官出身,何故通三代脚色?」
《國語辭典》:故自  拼音:gù zì
1.遂自。《文选。李康。运命论》:「故自幽厉之间,周道大坏。」
2.仍然、还是。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你故自口强哩!若实说呵,饶你;若不实说呵,我直打死你这个贱人。」也作「尚古自」。
分類:尚自还要
《國語辭典》:无故(無故)  拼音:wú gù
1.没有原因。《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是汝无故犯我边塞,晋王使我统百万之众,直趣西楼,灭汝种类。」《西游记》第二七回:「这猴著然无礼!屡劝不从,无故伤人性命。」
2.不外、不过是。《金瓶梅》第八六回:「你无故只是他家行财,你也挤撮我起来。」也作「无过」。
《國語辭典》:故交  拼音:gù jiāo
旧友。《儒林外史》第八回:「他虽犯罪朝廷,却与我是个故交。」也作「故旧」、「故知」。
《國語辭典》:有故  拼音:yǒu gù
因为有事。唐。沈既济《任氏传》:「至宣平之南,郑子辞有故,请间去,继至饮所。」唐。无名氏《李谟》:「有故,自教坊请假至越州,公私更宴,以观其妙。」
《漢語大詞典》:故臣
旧臣;遗臣。左传·哀公十四年:“其父兄故臣曰:‘不可。’其新臣曰:‘从吾君之命。’遂攻之。”史记·李斯列传:“尽除去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所亲信者近之。” 清 吴敏树 《唐子方方伯梦砚斋铭》:“夫我国家之初, 明 之故臣,尚扶其残孽。”
分類:旧臣遗臣
《漢語大詞典》:故君
先王;先君。吕氏春秋·恃君:“是先知报后知也,为故君贼新君矣。大乱君臣之义者,无此。”
分類:先王先君
《國語辭典》:故宫(故宮)  拼音:gù gōng
旧王朝的宫殿。今多特指北平的明清旧宫,位于北平紫禁城神武门内,殿宇高耸,园亭宏丽,民国十四年改为故宫博物院,开放供人参观。后因战乱而将部分文物运至台湾,现存放在台北外双溪的故宫博物院。
《國語辭典》:故道  拼音:gù dào
1.旧路,从前走过的路。三国魏。曹植 赠王粲诗:「欲归忘故道,顾望但怀愁。」唐。杜甫 绝句六首之六:「鸟栖知故道,帆过宿谁家。」2.古圣先贤所遗留下来的典范规则。《管子。侈靡》:「能摩故道新道,定国家然后化时乎。」
《國語辭典》:故常  拼音:gù cháng
1.陈旧不变。《庄子。天运》:「变化齐一,不主故常。」
2.常例。唐。韩愈〈平淮西碑〉:「提兵叫欢,欲事故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