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关税政策(关税政策)  拼音:guān shuì zhèng cè
一国对于关税所采行的政策。通常有二个原则:一为保护贸易,一为自由贸易。
《国语辞典》:和解政策  拼音:hé jiě zhèng cè
1.一种敌对双方为寻求缓和彼此间紧张情势的政策。
2.国际上特指西元一九六○年代末美苏为缓和对抗情势所采用的政策。
《国语辞典》:工业政策(工业政策)  拼音:gōng yè zhèng cè
政府为发展工业所制定的政策。如进出口替代、发展技术工业等。如:「政府订定工业政策,除考虑本国工业条件外,也需考虑国际工业趋势来订定,并适时调整,以确保可行有效。」
《国语辞典》:公共政策  拼音:gōng gòng zhèng cè
政府有关单位为解决某项公共问题或满足某项需求,所作的决定及相关活动。如:「制定公共政策,应以民意为依归。」
《国语辞典》:利率政策  拼音:lì lǜ zhèng cè
中央政府为直接影响市场利率、间接调节通货供需量,而采取提高利率或降低利率的政策。
《国语辞典》:劳工政策(劳工政策)  拼音:láo gōng zhèng cè
政府就劳动者权益相关事务而制定的各种政策。
《国语辞典》:货币政策(货币政策)  拼音:huò bì zhèng cè
中央银行藉由运用公开市场操作、贴现放款及存款准备率等工具,来影响货币供给与利率,进而影响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
《国语辞典》:焦土政策  拼音:jiāo tǔ zhèng cè
战争之际,一方于撤退时,将驻地的建筑、物资等自行燬坏,不使敌方利用,称为「焦土政策」。
《国语辞典》:门户开放政策(门户开放政策)  拼音:mén hù kāi fàng zhèng cè
清光绪二十五年(西元1899),美国国务卿海约翰(John Hay)分别照会英、德、俄、法、日、义六国,主张尊重中国主权,开放列强在中国势力范围的门户,使各国经济机会均等,民国十一年华盛顿会议据以制订九国公约,称为「门户开放政策」。
《国语辞典》:公开市场政策(公开市场政策)  拼音:gōng kāi shì cháng zhèng cè
中央银行为调节市场所施行的政策。当流通在外的货币过多时,中央银行便在公开市场出售證券以收回货币;反之则买进證券,以维持货币流通量。
《国语辞典》:驼鸟政策(驼鸟政策)  拼音:tuó niǎo zhèng cè
驼鸟遇到危险就把头埋在沙中,自以为平安无事。故将畏缩躲避、不敢正视现实的政策,称为「驼鸟政策」。
《国语辞典》:政策分析  拼音:zhèng cè fēn xī
运用科学知识与推理方法,采取分析的理论架构,对政策的形成、执行与后果,加以系统化研究,以累积政策相关知识,俾有助于政策问题的解决。
《国语辞典》:政策执行(政策执行)  拼音:zhèng cè zhí xíng
政策方案经过合法化后,透过专责机关及人员付诸实施,以达成预定目标的所有相关活动及过程。政策付诸实践时,常与所施行之人群与地区的既有惯习与权力结构有所差异,也常产生资源重分配等影响,因此通常会有后续评估的需要。
《国语辞典》:殖民政策  拼音:zhí mín zhèng cè
殖民国家统治或经营殖民地所采取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的政策。
《国语辞典》:白澳政策  拼音:bái ào zhèng cè
澳大利亚联邦排斥非白种人移入的种族主义政策。澳大利亚国会于西元一九○一年制定《移民限制法》,依法移民官员可以阻止未通过严格语言测试者移入澳洲,以此限制非白种人移入。此政策于一九七三年正式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