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打天下  拼音:dǎ tiān xià
1.夺取天下。如:「唐高祖立国,多靠开国元勋打天下。」
2.比喻开拓事业。如:「董事长年轻时就离乡背井,只身到台北打天下。」
《漢語大詞典》:祈请使
南宋向元朝政权求和的专使。例如:祈请使诣北。——·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漢語大詞典》:劝进表(勸進表)
魏 晋 六朝 时,篡位之君每假“禅让”、“受禅”之名夺取政权。当让国“诏书”下达后,又故作逊让,使朝臣再三上表,劝其登基,然后即位。此种章表多谀颂功德而归之天命。如 曹丕 代 汉 ,侍中 刘廙 等即率群臣奉表劝进。亦有外族入侵、皇统中断,大臣上表宗室劝其即位以继承皇统者。如 晋愍帝 为 刘曜 所杀, 刘琨 等即联名上表 琅邪王 司马睿 劝进。凡此劝登帝位的章表,通称“劝进表”。
《漢語大詞典》:伪方
1.骗人的方术。六韬·上贤:“伪方异伎,巫蛊左道,不祥之言,幻惑良民者,必止之。”
2.指不合法的政权的一方。如:伪方人员。
《漢語大詞典》:猛安
金 代初期军政合一的基层政权单位。亦用作该基层政权单位的武官名。金史·太祖纪:“﹝ 收国 二年五月﹞詔除 辽 法,省税赋,置猛安谋克一如本朝之制。”金史·循吏传序:“ 太祖 命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一如郡县置吏之法。”金史·兵志:“ 金 之初年,诸部之民无它徭役,壮者皆兵……其部长曰孛堇,行兵则称曰猛安、谋克,从其多寡以为号,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金史·百官志三:“猛安,从四品,掌修理军务、训练武艺、劝课农桑。”
《漢語大詞典》:伪史
指僭伪、非正统政权的史书。 唐 刘知几 史通·因习:“当 晋 宅 江 淮 ,实膺正朔,嫉彼羣雄,称为僭盗。故 阮氏 《七録》以 田 、 范 、 裴 、 段 诸记, 刘 、 石 、 苻 、 姚 等书,别剏一名,题为‘伪史’。”
《漢語大詞典》:逊政(遜政)
谓把国家政权让给别人。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二:“辛岁逊政,优待本属国民公意,此项条件昭告 中 外,为 民国 成立公据,屡更政变,恪守不渝。”
《漢語大詞典》:争政
争夺政权。左传·文公十四年:“ 周公閲 与 王孙苏 争政。”左传·襄公十年:“ 王叔陈生 与 伯舆 争政。” 杨伯峻 注:“争政,犹争权。”
分類:争夺政权
《漢語大詞典》:谋克(謀克)
金 代军政合一的基层政权单位。亦为官名。金史·兵志:“其部长曰孛堇,行兵则称曰猛安、谋克,从其多寡以为号。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金史·百官志三:“诸谋克,从五品,掌抚辑军户、训练武艺。惟不管常平仓,餘同县令。”
《國語辭典》:政教合一  拼音:zhèng jiào hé yī
统理政治与宗教两权的政治制度。如中国大陆的西藏及欧洲中世纪的天主教均采此制。
《漢語大詞典》:在野内阁(在野内閣)
即影子内阁。资产阶级在野党为争夺政权,在其议会党团内部按照内阁的结构预先组织上台执政的班子。议会进行政策辩论时,在野内阁的各部“大臣”各就有关方面发言。1907年 英国 保守党首先设立。
《國語辭典》:执政党(執政黨)  拼音:zhí zhèng dǎng
执掌政权的政党。相对于在野党而言。
《漢語大詞典》:土邦
亚洲 和 非洲 某些国家在 英国 殖民统治下以独立形式存在的政权,一国之内可有若干个土邦。
《國語辭典》: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國)  拼音:wǔ hú shí liù guó
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曾在中国境内建立政权的五个北方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权。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
《漢語大詞典》:统治阶级(統治階級)
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有时特指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