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恣骜(恣驁)
放肆傲慢。新唐书·卢光启传:“倚权臣,恣驁不恭。”
分類:放肆傲慢
《漢語大詞典》:恣狙
放肆奸猾。 清 邹容 《革命军》:“野蛮之革命,有破坏,无建设,横暴恣狙,适足以造成恐怖之时代。”
分類:放肆奸猾
《国语辞典》:豺虎肆虐  拼音:chái hǔ sì nüè
比喻奸人放肆横行,暴虐无道。《文选。张衡。南都赋》:「方今天地之睢刺,帝乱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汉。孔融〈卫尉张俭碑铭〉:「中常侍同郡侯览,专权王命,豺虎肆虐,威震天下。」
《國語辭典》:飞扬跋扈(飛揚跋扈)  拼音:fēi yáng bá hù
1.意气举动洒脱,不受常轨约束。唐。杜甫 赠李白诗:「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2.态度蛮横放肆,放纵霸道不遵循法度。《聊斋志异。卷一○。席方平》:「飞扬跋扈,狗脸生六月之霜;隳突叫号,虎威断九衢之路。」也作「跋扈飞扬」。
《漢語大詞典》:丰淫(豐淫)
侈大,放肆。 汉 扬雄 《太玄·周》:“次七,丰淫见其朋,还于蒙,不克从。测曰,丰淫见朋,不能从也。” 范望 注:“丰淫,言淫衍也。”
分類:放肆
《漢語大詞典》:湖吃海喝
放肆地大吃大喝。例如:非湖吃海渴办不成事么;湖吃海喝加上软磨硬缠,竟使知他底细的曾饶彬等人架不住“杯筷盛情”
《國語辭典》:胡天胡帝  拼音:hú tiān hú dì
语本《诗经。鄘风。君子偕老》:「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地也?」后以胡天胡帝形容服饰、容貌之美,如同天神,令人尊敬崇仰。《隋唐演义》第八○回:「洵矣胡天胡帝,果然倾国倾城。」后亦形容任意胡为,不知检点。清。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三十三》:「至乃零乱拉杂,胡天胡帝。其言中之意,读者不能知,作者亦不蕲其知。」也作「胡天胡地」。
《漢語大詞典》:横行不法
谓不守法纪,放肆妄为。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福建漳浦县乡民仇教事》:“ 福建 漳浦县 天主教民,平日横行不法,县令又极意袒护,故平民衔恨次骨。”
《漢語大詞典》:不宨
不轻佻放肆。 汉 贾谊 新书·容经:“故至人者,在小不宝,在大不宨。”
分類:轻佻放肆
《漢語大詞典》:猖肆
猖狂放肆。明史·云南土司传三·木邦:“ 云南 守臣奏 孟密 侵夺 木邦 ,兵连祸结,垂四十餘年,屡抚屡叛,势愈猖肆,请调兵往讨。”
《漢語大詞典》:残恣(殘恣)
暴戾放肆。明史·欧阳一敬传:“ 黔国公 沐朝弼 残恣,屡抗詔旨。”明史·荆王瞻堈传:“诸子不率教,世子 常泠 尤残恣。”
分類:暴戾放肆
《漢語大詞典》:跋扈飞扬(跋扈飛揚)
骄横放肆。 宋 王安石 《辞拜相表》:“百姓以安平无事之时,而未免流离饿莩;四夷以衰弱仅存之势,而犹能跋扈飞扬。” 清 王韬 《琉事不足辨》:“时挟其所长,以凌侮我,而恫喝我,跋扈飞扬,已非一日。” 郭沫若 《归去来·到浦东去来》:“纵容军人,使他们跋扈飞扬、横暴无耻的,不正是 日本 资本家吗?”参见“ 跋扈 ”。
《國語辭典》:跋扈  拼音:bá hù
形容人态度傲慢无礼,举动粗暴强横。如:「军阀嚣张跋扈,百姓苦不堪言!」《三国演义》第二二回:「操遂承资跋扈,恣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
《漢語大詞典》:骜肆(驁肆)
狂妄放肆。新唐书·苏晋传:“属邑豪 蒲氏 驁肆不法,州檄 思贞 按之,擿其姦赃万计,卒论死,部人称庆,刻不叹颂。”
分類:狂妄放肆
《国语辞典》:半疯儿(半疯儿)  拼音:bàn fēng ér
指故意颠倒言行,或诙谐放肆的人。如:「虽然他是个半疯儿,但有时候说话还颇有道理!」
《國語辭典》:丢风撒脚(丟風撒腳)  拼音:diū fēng sā jiǎo
轻狂放肆。《醒世姻缘传》第二回:「要是丢风撒脚,妄作妄为,忘八淫妇,我可也都不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