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抵掎
(1).排挤攻击。 唐 柳宗元 《贞符》:“焚坼抵掎,奔走转死之害不起,而人乃克鳩类集族,歌舞悦懌,用祗于元德。”
(2).抵制。 梁启超 《瓜分危言》第四章:“ 俄 人既扼 满洲 之衝,举 大河 之北为囊中物,则列国不能不起而抵掎之。”
《漢語大詞典》:拍车(拍車)
古时设有拍竿的战车。可以投石或抛掷火种攻击敌方。
《漢語大詞典》:歼击(殲擊)
攻击歼灭。 宋 曾巩 《西头供奉官武遂等转官制》:“尔能歼击兇残,恢復州聚,録功增位,不以次迁。” 毛泽东 《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你们应使 沉 敌深入 大凌河 以北,以便及时转移兵力包围该敌,然后徐图歼击。”
分類:攻击歼灭
《国语辞典》:扣球  拼音:kòu qiú
一种排球动作。球员利用收腹、跃起、振腕击球以攻击对方。多用于杀球时。
《漢語大詞典》:鱼雷艇(魚雷艇)
对敌实施鱼雷攻击的快艇。能迅速灵活地逼近敌方舰船或其他目标,发射鱼雷。 徐珂 《清稗类钞·舟车·鱼雷艇》:“鱼雷艇者,驶行轻疾之小艇,以薄钢板製之,中装鱼雷发射管,专於暗夜雨雪中或战鬭时礮烟之下,驶近敌舰,发射鱼雷以轰沉之。”
《國語辭典》:指名道姓  拼音:zhǐ míng dào xìng
明白的指出相关人物的人的姓名。如:「他指名道姓的说出检举者,将会有负面影响。」
《國語辭典》:以逸击劳(以逸擊勞)  拼音:yǐ yì jí láo
采取守势,养精蓄锐,待敌方疲惫时,再予以痛击。《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以逸击劳,取胜之道也。」《三国演义》第一九回:「今操兵方来,可乘其寨栅未定,以逸击劳,无不胜者。」
《國語辭典》:众矢之的(眾矢之的)  拼音:zhòng shǐ zhī dì
矢,箭。的,箭靶子。众矢之的指许多支箭所共射的靶子。比喻大家一致攻击的目标。如:「他作奸犯科,丧尽天良,早已成为众矢之的。」
《漢語大詞典》:贼鹄(賊鵠)
指贼人攻击的目标。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晋惠帝五:“虽然, 机 岂愚悖而甘为贼鵠乎?”
《漢語大詞典》:訾讦(訾訐)
诽谤攻击。新唐书·奸臣传下·崔昭纬:“每它宰相建议,或詔令有不便於己,必使 鋋 密告 行瑜 ,使上书訾訐,己则阴阿助之。”
分類:诽谤攻击
《漢語大詞典》:诈战(詐戰)
谓出其不意的攻击。诈,通“ 乍 ”。《公羊传·昭公十七年》:“ 楚 人及 吴 战于 长岸 。诈战不言战,此其言战何?敌也。”《公羊传·昭公二十三年》:“此偏战也,曷为以诈战之辞言之?”参见“ 偏战 ”。
《漢語大詞典》:偏战(偏戰)
谓各据一面而战。《公羊传·桓公十年》:“此偏战也,何以不言师败绩?” 何休 注:“偏,一面也。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春秋之书战伐也,有恶有善也。恶诈击而善偏战,耻伐丧而荣復讎;奈何以春秋为无义战而尽恶之也!”
分類:何休
《漢語大詞典》:战术导弹
用于直接支援部队作战行动,攻击战役战术纵深内目标的导弹。射程通常在1000千米以内。主要用于攻击核袭击兵器、集结部队、坦克、飞机、舰船、指挥所、机场、雷达、港口、桥梁等目标。
《漢語大詞典》:战略导弹
用于攻击战略目标的导弹。射程在1000千米以上。包括中程、远程、洲际导弹。主要攻击政治军事中心、军事或工业基地、交通枢纽以及核武器库等重要战略目标。
《国语辞典》:屠毒笔墨(屠毒笔墨)  拼音:tú dú bǐ mò
攻击他人,使人身败名裂的文词。如:「屠毒笔墨,是劣迹昭彰的恶人所为。」
《国语辞典》:无瑕可击(无瑕可击)  拼音:wú xiá kě jí
没有任何缺点可让人攻击。如:「这次行动计划得十分周延,势必让对手无瑕可击。」也作「无懈可击」。
分类:缺点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