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流求
(1).即 台湾 。 东汉 、 三国 时称为 夷洲 , 隋 改称 流求 ,一直沿用到 宋 元 。 明 中叶后称 北港 、 东番 ,末年始称 台湾 。北史·流求传:“ 流求国 居海岛,当 建安郡 东,水行五日而至。土多山洞……﹝ 隋 大业 六年﹞帝遣武賁郎将 陈稜 朝请大夫 张镇州 率兵自 义安 浮海至 高华屿 ,又东行二日……又一日,便至 流求 。”一说,古之 流求 即今 琉球群岛 而非 台湾 。参阅 梁嘉彬 《宋诸蕃志流求国毗舍耶国逐句考证》
(2).即 琉球 。今 琉球群岛 。 日本 西南部岛群。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采硫日记》:“时当 康熙 初年, 郑 氏甫平,而其言 臺湾 之不可弃,有曰外藩之覬覦此土者, 流求 、 安南 、 日本 俱不足虑,惟红毛最狡黠,战舰最精,火器最利,又为西洋人,用西洋阴鷙,其意不可测,幸远隔重洋,未遽为患,若得此地,则不可制矣。”
《漢語大詞典》:司宾(司賓)
(1).官名。 北周 设置。主管对外重大交际礼仪。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四年:“ 周 遣大将军 昌城公 深 聘於 突厥 ,司宾 李除 、小宾部 贺遂礼 聘於 齐 。” 胡三省 注:“ 后周 倣 成周 之制以建官,司宾,盖《周官》大行人之职。”
(2).官名。 唐 代对鸿胪寺的改称。掌管宾客凶仪之事及册诸蕃。参阅通典·职官八
(3).官名。 唐 宫内官,属尚仪局,掌宾客朝见等事。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三
(4).负责接待宾客。北齐书·祖珽传:“时 徐君房 庾信 来聘,名誉甚高, 魏朝 闻而重之,接对者多取一时之秀, 卢元景 之徒并降阶摄职,更递司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孝廉:“又年餘,妇自往归 石 ,止於旅舍,託官署司宾者通姓氏, 石 令絶之。”儒林外史第四回:“就是我主顾 张老爷 、 周老爷 ,在那里司宾。”
《國語辭典》:宗姬  拼音:zōng jī
1.宗周。《文选。曹囧。六代论》:「虽心希九鼎,而畏迫宗姬。」《文选。刘琨。劝进表》:「虽有夏之遘夷羿,宗姬之离犬戎,蔑以过之。」
2.诸王之女。宋政和间,诏改郡主为「宗姬」。《宋史。卷一一五。礼志十八》:「徽宗改公主为姬。下诏曰:『……可改公主为帝姬、郡主为宗姬、县主为族姬。』」
《國語辭典》:手工  拼音:shǒu gōng
1.用手的技能所作成的工艺、物品。《老残游记》第一○回:「这就是玙姑的手工。」
2.手艺。《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我自小学了些手工针黹,因来到这南京大邦去处,借此糊口。」
3.做手艺的工匠。《三国志。卷四八。吴书。三嗣主传。孙休传》:「谞先是科郡上手工千馀人送建业,而察战至,恐复见取,故兴等因此扇动兵民,招诱诸夷也。」
4.工钱。如:「订制这件大衣要多少手工?」
《漢語大詞典》:麟省
秘书省。 唐 垂拱 元年曾改称秘书省为麟台。 宋 文天祥 《次韵刘左司前以著作郎主秘书省营缮事时落成适潘秘丞得郡檇李并饯行有诗》:“俎豆幸陪麟省雋,衣冠中有虎符新。”
《漢語大詞典》:司驾(司駕)
(1).掌管舆马。古文苑·扬雄〈百官箴·太仆〉:“僕臣司驾,敢告执皂。” 章樵 注:“太僕, 秦 官,掌舆马。”
(2).驾驭车马的人。魏书·高允传:“马忽惊奔,车覆,伤眉三处……司驾将处重坐, 允 啟陈无恙,乞免其罪。”
(3).官名。 唐 代对驾部的改称。掌管舆马。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一、二
《漢語大詞典》:司舆(司輿)
官名。 唐 代对驾部的改称,掌舆马。属兵部。后泛指管车乘的官员。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司舆停卤簿,掌瑞彻珩璜。”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一、二
《漢語大詞典》:太极宫(太極宫)
唐 宫名。即 隋 大兴宫 。 唐 武德 元年改称。 龙朔 后,皇帝常居 大明宫 ,或遇大礼大事,则居 太极宫 。以其在西,故曰西内。故址在今 陕西省 长安县 北故宫城内。参阅 宋 王溥 唐会要·大内
《漢語大詞典》:族姬
宋 政和 间对县主的改称。宋史·礼志十八:“ 徽宗 改公主为姬,下詔曰:‘……近命有司稽考前世, 周 称“王姬”,见於《雅》。“姬”虽 周 姓,考古立制,宜莫如 周 。可改公主为帝姬、郡主为宗姬、县主为族姬。’”
《漢語大詞典》:交子务(交子務)
宋 代掌管纸币流通事务的机关。 大观 元年改称“钱引务”。宋史·食货志下三:“转运史 薛田 、 张若谷 请置 益州 交子务,以榷其出入,私造者禁之。”参见“ 交子 ”。
《國語辭典》:交子  拼音:jiāo zi
宋代民间通行的纸币。为世界最早发行的纸币。《宋史。卷一八一。食货志下三》:「会子、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真宗时,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六十五年为二十二界,谓之交子。」
《漢語大詞典》:长祖(長祖)
北周 宣帝 时改称高祖为“长祖”。北史·周纪下·宣帝:“﹝ 周宣帝 ﹞又不听人有高者大者之称,诸姓 高 者改为 姜 ,九族称高祖者为长祖,曾祖为次长祖。”
《國語辭典》:反纽(反紐)  拼音:fǎn niǔ
音韵学上指反切与声纽。唐代和尚神珙类聚双声之字,同四声、叠韵结合起来,作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用来解释反切的方法。
《國語辭典》:反切  拼音:fǎn qiè
古人切语之法,用二字以求一字之音,上字与所切之字双声,下字与所切之字叠韵;上字以定清浊,下字以定平上去入;如「东,德红切」、「反,甫晚切」。
《國語辭典》:时宪书(時憲書)  拼音:shí xiàn shū
书名。清初汤若望等人掌理订正。历代历书皆称为某某历,清时因避高宗弘历讳,才改称为「时宪书」。取书经说命上「惟天聪明,惟圣时宪」之义,一直沿用到清末。
《漢語大詞典》:时宪历(時憲曆)
历法名。制定于 明 末, 清 顺治 二年(1645年)颁行,正式采用定气注历。这是我国历法史上第五次(即最后一次)大改革。 清 曹寅 《十月朔后陶雪蓬返櫂戏呈》诗:“内府旧分《时宪历》,水曹新饯祭餘羊。”
《漢語大詞典》:扜弥(扜彌)
即 扜罙 。汉书·西域传上·扜弥国:“ 扜弥国 ,王治 扜弥城 ……今名 寧弥 。”后汉书·西域传改称“拘弥”; 晋 称“拘睒弥”; 唐 名“俱密”,后又名“寧弥”。故址在今 新疆 于田 东北。参见“ 扜罙 ”。
分類:改称
《漢語大詞典》:扜罙
汉 西域 国名。史记·大宛列传:“﹝ 大宛 ﹞东则 扜罙 、 于窴 。” 司马贞 索隐:“ 扜罙 ,国名也,音污弥二音。”
分類:西域
《漢語大詞典》:详刑寺(詳刑寺)
官署名。即大理寺。 唐 龙朔 二年改称。新唐书·百官志三:“ 龙朔 二年,﹝大理寺﹞改曰详刑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