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56,分4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风收
收灯
收贮
烂不收
半收
丰收
收赎
一收
功收
收兵
收归
收受
阳收
收恤
收网
《骈字类编》:风收(风收)
唐 李绅 渡西陵十六韵 雨送奔涛远,风收骇浪平。
《漢語大詞典》:收灯(收燈)
旧俗农历正月十五为灯节,正月十三日谓上灯,正月十八日谓收灯。 宋 姜夔 《浣溪沙》词序:“己酉岁客 吴兴 ,收灯夜闔户无聊。” 宋 范成大 《浣溪沙·元夕后三日王文明席上》词:“宝髻双双出綺丛,妆光梅影各春风。收灯时候却相逢。” 清 黄景仁 《木兰花慢·十八夜对月》词:“道今夜收灯,半城犹照,剩管残絃。”
《國語辭典》:收贮(收貯)  拼音:shōu zhǔ
收留保存。《三国演义》第二五回:「关公都送与二嫂收贮。」《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除责令地方,一面收贮,一面访拿外,李知县斋戒了到城隍庙,虔诚祈祷,务期报应,以显灵佑不题。」
分類:收藏
《國語辭典》:收藏  拼音:shōu cáng
收集储藏。《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殷氏收藏,没一些儿放空。」《老残游记》第七回:「先往东昌府访柳小惠家的收藏,想看看他的宋元板书。」
《漢語大詞典》:烂不收(爛不收)
谓光彩夺目,美不胜收。 宋 张耒 《秋末圭宝斋前菊盛开赋得绝句》:“幽斋谁与破穷愁, 蜀 锦当轩烂不收。” 宋 张孝祥 《题断堤寺》诗:“柔桑细麦緑油油,云水烘春烂不收。” 金 元好问 《游龙山》诗:“苔花万锦石,丹碧烂不收。”
分類:光彩夺目
《骈字类编》:半收
白居易 登白狗峡次黄牛峡登高寺却望忠州诗 巴曲春全尽,巫阳雨半收。
《國語辭典》:丰收(豐收)  拼音:fēng shōu
农田收成丰足。如:「今年天公作美,没有水旱、台风,想必是个丰收的好年。」《三国志。卷二三。魏书。和常杨杜赵裴传。常林》:「当时旱蝗,林独丰收,尽呼比邻,升斗分之。」
《漢語大詞典》:收赎(收贖)
(1).收购。 宋 王明清 《挥麈前录》卷四:“﹝ 郭思 ﹞广以金帛收赎 熙 之遗笔,以藏於家。”
(2).用银钱将抵押品赎回。 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除已有人承买交业外,并特给还。未足者,许贴纳收赎,仍不限年。”《元典章·户部五·典卖》:“如业主虚抬高价不相由问成交者,听亲邻典主百日内收赎。”
(3).旧时法律凡老幼、废疾、笃疾、妇人犯徒流等刑者,准其以银赎罪,谓之收赎。《元典章·刑部四·杀卑幼》:“同法司拟合徒四年,决杖九十。缘本人年七十八岁,依旧例合行收赎,合徵钞三十二贯。”《天雨花》第二九回:“妇女之罪,收赎者多,决杖者少。”
《骈字类编》:一收
唐 司空图 诗品二十四则 含蓄 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漢語大詞典》:功收
收效。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田种一也,至於树养不同,则功收相悬。”
分類:收效
《國語辭典》:收兵  拼音:shōu bīng
1.招收士兵。《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行收兵,比至陈。」《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夜自与骠骑大将军宗佻、五威将军李轶等十三骑,出城南门,于外收兵。」
2.撤退军队。《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閒。」《三国演义》第一○回:「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两军皆乱,各自收兵。」
《国语辞典》:收归(收归)  拼音:shōu guī
收回归属。如:「收归国营」。清。徐珂《清稗类钞。教育类。王子江设义塾》:「光绪初,某京兆上其事于朝,当事者邀虚誉,将其所办各义塾收归官办,遂日见废弛矣。」
《國語辭典》:收受  拼音:shōu shòu
收下、接受。《水浒传》第八三回:「原无老小者,给付本人,自行收受。」《平妖传》第二五回:「仙人言称是本州之神,与小人酒食吃了,又将此物出来,叫小人付与州官收受,不许漏泄天机。」
《骈字类编》:阳收(阳收)
韩非说难所说实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若说之以厚利则阴用其言而显弃其身此之不可不知也
《國語辭典》:收恤  拼音:shōu xù
收养抚恤。汉。贾谊〈过秦论〉:「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俺婆婆年纪高大,无人侍养,你可收恤家中,替你孩儿尽养生送死之礼。」
分類:收容救济
《漢語大詞典》:收网(收網)
喻紧缩包围圈。 峻青 《黎明的河边·马石山上》:“他和战士们被兜到网里去了,这里,就是敌人收网的地方,这里,就是一个即将到来的大屠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