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搜 → 搜蒐”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搜寻(搜尋)  拼音:sōu xún
搜求寻觅。《红楼梦》第三九回:「那刘姥姥那里见过这般行事,忙换了衣裳出来,坐在贾母榻前,又搜寻些话出来说。」《文明小史》第四二回:「回去之后,便不时派了人到各书坊里去搜寻。」
《国语辞典》:搜寻引擎(搜寻引擎)  拼音:sōu xún yǐn qíng
依输入之检索条件,來搜寻网站或网页讯息的查询系统。如:「Google搜寻引擎」。
《国语辞典》:档案搜寻系统(档案搜寻系统)  拼音:dǎng àn sōu xún xì tǒng
一种简便的档案搜索工具。系将所有可找到之公开档案伺服器中的档案表列建立索引,让使用者能容易找到公开提供的档案并下载之。
《国语辞典》:网路搜寻(网路搜寻)  拼音:wǎng lù sōu xún
指在网路上搜寻特定资讯的过程。大多利用搜寻引擎进行搜寻。
《國語辭典》:翻腾(翻騰)  拼音:fān téng
1.上下滚翻,翻动。如:「许多问题在他脑中翻腾,使他澈夜未眠。」
2.翻乱原来的顺序。比喻旧事重提。《红楼梦》第五五回:「必要过两三个月寻出由头来,彻底子翻腾一阵,生怕人不知道。」
3.辗转反侧。形容睡不著觉。《红楼梦》第四八回:「他翻腾了一夜,不知可作成了?这会子乏了,且别叫他。」
4.变化翻新,推陈出新。宋。魏了翁〈贺新郎。旧日重阳日〉词:「造物翻腾新机杼,不踏诗人陈迹。」元。张养浩〈一枝花。用尽我套。梁州曲〉:「恨不的把野草翻腾做菽粟,澄河沙都变化做金珠。」也作「番腾」。
《國語辭典》:求索  拼音:qiú suǒ
1.寻求。《楚辞。屈原。离骚》:「路曼曼其脩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汉书。卷七五。眭弘传》:「汉帝宜谁差天下,求索贤人。」
2.要求、索取。《楚辞。屈原。离骚》:「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战国策。魏策四》:「以为秦之求索,必不可支也。」
《國語辭典》:搜讨(搜討)  拼音:sōu tǎo
1.精求义理,深入探讨。《魏书。卷八二。李琰之传》:「但异见异闻,心之所愿,是以孜孜搜讨,欲罢不能。」
2.寻找。宋。韩琦〈答陈舜俞推官惠诗求全瓦古砚〉诗:「求者如麻几百年,宜乎今日难搜讨。」
《國語辭典》:搜剔  拼音:sōu tī
搜索挑剔。唐。杜牧〈黄州准赦祭百神文〉:「绍功嗣德,搜剔幽昧。」《红楼梦》第五六回:「我们这里搜剔不遗,已经不当,──皆因你奶奶是个明白人,我才这样行。」
《漢語大詞典》:搜觅(搜覓)
犹搜寻。太平广记卷一一○引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 法智 ﹞后为 姚兴 将,从征索虏,军退失马,落在围里……而军过搜觅,輒无见者,遂得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母待生久不归,始疑。村中搜觅几徧,竟无踪兆。”
分類:搜寻
《漢語大詞典》:穿求
搜寻;寻求。后汉书·儒林传论:“至有分争王庭,树朋私里,繁其章条,穿求崖穴,以合一家之説。”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
分類:搜寻寻求
《漢語大詞典》:穷搜(窮搜)
极力搜寻。 明 杨珽《龙膏记·罗织》:“穷搜,谩把 范雎 拉胁追求。” 王闿运 《〈尚书大传〉序》:“先师遗书,冥讨穷搜,而四卷古本讫不可得见。” 刘揆一 《黄兴传记》:“方抵 沅陵 ,谁知釐卡从前商船中搜出私盐等违禁物,故在吾舟穷搜苦索,遂被洩露。”
分類:极力搜寻
《国语辞典》:大索  拼音:dà suǒ
1.四处搜寻。《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
2.大绳。《南史。卷六六。章昭达传》:「于江上横引大索,编苇为桥,以度军粮。」
《國語辭典》:需索  拼音:xū suǒ
勒索、求取。如:「需索无度」。《文明小史》第一回:「他见我们地方官以礼相待,就是有点需索,便也不好十分需索,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國語辭典》:钩索(鉤索)  拼音:gōu suǒ
钩,用言语诱逗人。索,从无罪中搜寻过失。钩索比喻设下圈套,陷害别人。《醒世恒言。卷二四。隋炀帝逸游召谴》:「却只是心怀叵测,阴贼刻深,好钩索人情深浅,又能为矫情忍诟之事。」
分類:探究搜寻
《漢語大詞典》:钩探(鉤探)
搜寻探取。新唐书·外戚传·武三思:“ 三思 性倾諛,善迎谐主意,鉤探隐微。”
分類:搜寻探取